
各種機型都可靈活加座 有航空公司為降低成本“滿編”座位
一架空客A320最少只可安排123個座位,但“滿編”的話可安排180個。即使每個座位的收益只按500元/天計算,兩種布局方式也可導致年收益相差千萬元。
“飛機座位間距離怎么越來越小了?腿都伸不開,跟坐牢似的!”剛從太原回到廣州的張敏(化名)這樣抱怨。
記者調查發現,同種型號的飛機,“座位數”卻大不一樣,有的航空公司為了提高收益,盡可能地增加座位數量,這就委屈了乘客的腿。
乘客投訴:
身高1.6米仍坐得憋悶
張敏不到50公斤重,身高只有1.6米,但她從太原飛回廣州時,仍感覺非常不舒服。“腿都伸不開,”張敏說,“如果是大塊頭的人呢,可能更難受。”
張敏是在5月7日下午飛回廣州的,機票上的承運人是海南航空。“上飛機才發現是金鹿航空的飛機,座位太擠了,腿都沒地方放。我記得以前坐飛機時里面的人出來上廁所,外面的乘客側側身就行了,現在非要外面的乘客站起來,里面的乘客才能出來。”
除了擁擠的座位,飛機餐也讓她很不滿意。“空姐說晚餐是牛肉面,可就是即食面條,只有一點點牛肉末。”張敏說。
坐椅糾紛:
乘客調整坐椅引發斗毆
記者從航空公司了解到,目前因為調整飛機坐椅引發的“口角”越來越多。一民航業內人士介紹說,日前,長沙一出港航班上就發生了坐椅糾紛,并導致航班延誤了2個多小時。據悉,乘客王小姐向后調整了坐椅,引起后排旅客強烈不滿,兩人發生口角后,雙方親友迅速加入,引發打架斗毆,結局是多人受傷、3人重傷。
航空公司:
同架飛機座位數可差幾十個
“飛機上的座位數量可以靈活變動,所以同一型號的飛機,座位數可大不相同。”昨天,一不愿署名的航空公司人士說:“比如A320機型,按正常布局,一般有156個座位(其中有約10個為頭等艙),但如果‘滿編’的話,可以安排180個座位,相差24個。”
記者查詢到,每種機型都能靈活安排座位數量,比如波音737—300窄體飛機,最少布置102個座位,最多可布置145個;空客A320最少布置123個座位,最多可布置180個;波音757最少布置148個座位,最多可布置239個。
飛機為什么可以靈活布置座位數量?原來,按國際航空業的標準,飛機座位間距離在29~31厘米之間(經濟艙),“別看只相差2厘米,能相差幾十個座位。”
每趟航班每個座位的收益即便按照500元/天來計算,以最常見的空客A320為例,按照180個座位“滿編”,收益就比123個座位的增加 2.85萬元(沒有計算頭等艙或商務艙的座位收益),一年下來就是1000多萬元。
記者調查:
“滿編”座位也是競爭手段
據悉,增加座位數成為個別航空公司的競爭手段。一些小型航空公司將“滿編”座位,并通過降價爭取客源。“比如廣州飛上海,其它航空公司都是6折的機票,有一家航空公司賣5.5折,你買誰的?”某大型航企宣傳部負責人抱怨說,“肯定買5.5折的。乘客買票之前并不知道這架飛機上有多少個座位,上了飛機才發現,原來座位那么擠。” (記者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