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孩子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歡聚、游玩和消費的熱情高漲,而且出手也比較“大方”。孩子的高消費收獲了快樂,卻讓部分家長感到“吃不消”。昨日,家長沌口開發區的李女士直呼“鴨梨大”。
“兌現獎勵”花了5000多元
李女士介紹,兒子今年初中畢業。中考成績不錯,已經考上了一所省重點高中。她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是就在考試前一個月,孩子的學習狀態不佳。她知道兒子一直都很想要一臺最新款的平板電腦。于是給兒子作出承諾,如果考上省重點高中,就獎勵他一臺電腦,想以此激勵孩子。中考成績出來后,兒子果然發揮的不錯。她也爽快的兌現承諾給兒子買回了電腦,花了近3000元。
錄取結果出來后,兒子又說要請同學們出去吃飯唱歌以示慶祝。李女士當即給了1000元。那天晚上,兒子玩到半夜才回家,“1000元花的一分錢都不剩,還滿嘴酒味”,李女士說。
幾天前,兒子又提出要換部新手機,用去了1000多元。“暑假才過了一半,已經花了5000多元了”,李女士說,起初是想到孩子學習上很爭氣,花點錢也算欣慰,但作為工薪階層,經濟壓力確實很大,“今后一定要節制他的花費了。”
聚會、旅游成主要消費方式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工薪階層家長,他們均表示孩子的開銷讓他們感到“吃不消”。而一些高中生和大學生在接受筆者詢問時表示,假期同學們約出來玩,一個假期少的也需要花五六百元,如果“大方”一點,花幾千元都有可能。
據光谷一家KTV的前臺人員介紹說,進入暑假后,除了按小時消費外,還有很多學生包場聚會唱歌。從白天12時半到晚上8時以內的“閑時”,目前也出現爆滿現象。旅游也是許多學生在暑假里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暑假前,就有家長開始為學生報名參加旅游團了,其中多數是去西安世園會,最受青睞的地方還有港澳、北京、大連、青島。同學結伴出游和親子全家游比例都在上升。家長李先生就表示,兒子和同學一起參加了一個港澳游的旅行團,僅團費就花去了約2500元。
專家:家長應引導適度消費
面對孩子假期的“高消費”,不少家長表示,現在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孩子把錢花在學習特長和增長知識方面,開支再多也會全力支持,但在吃喝玩樂上的消費過于“大手大腳”,不僅會讓家長們負擔加大,也不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有關專家提醒家長,對暑期學生消費要適當控制,不能要多少就給多少,要引導孩子合理消費,學會理財。同時,一些大學生的家長也可以利用暑假,引導孩子進行社會實踐或者做些兼職,讓孩子懂得賺錢的不易,讓孩子對今后的生活中更理性地消費。(楚天金報 記者肖麗瓊 實習生孫芳芳、樊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