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5月起推廣營養米廣東等省成試點
記者日前獲悉,繼營養強化醬油、營養強化面粉等強化食品在國內被廣泛推廣后,從今年五月起,我國公眾營養部門將加大力度推廣營養大米,然而這一新生事物甫一出來,就備受質疑。
“現在很多人對營養強化大米都有誤解,其實它是一個好產品。”廣東增城市糧食局新塘糧食管理所副所長盧慶忠憂心地告訴記者。他做糧食幾十年了,看到目前市場上的大米加工得越來越白,而大米越白,營養素流失越大,營養強化大米(以下簡稱“營養大米”)恰好就能恢復其流失的營養素。
廣東增城市糧食局新塘糧食管理所是目前廣東唯一在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認可的營養大米產銷企業,該公司原計劃本月在廣東推出高、中、低檔三種營養強化大米,然而當前社會大眾對這種營養米爭議不斷,令其甚是猶豫。“我們現在決定推遲到下個月中旬再推出,在上市前后加大宣傳,以消解人們的誤會。”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今年5月正式啟動推廣營養強化大米計劃,其中廣東、北京、河南、遼寧、江蘇、福建等省市成為推廣試點的主力地區。
質疑一:與普通米價格差距最大達6倍
解釋:基礎米選用高檔米,是高價的原因之一;加入營養元素比例不同,也會影響價格
據悉,我國推廣、普及營養大米是一項改善國民營養的長期工作,世界上有將近一半的國家和政府都用強化食品改善公眾食品營養。而我國推廣普及營養大米,是由于“現代人飲食太精。”據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介紹,隨著老百姓生活條件的提高和大米加工的日益精細化,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使得大米的營養成分大量流失,造成人們的營養不均衡,缺乏維生素、鉀、鐵、鈣等營養素。
“這些營養素缺乏就會造成人體機能障礙,影響少年兒童的發育,慢性疾病以及青年人亞健康的問題。因此,在大米中添加一些營養元素,可以讓老百姓的營養更全面。”專家如是說。
記者獲悉,這種添加了維生素B1和B2、葉酸、鐵、鋅等6種中國普通民眾常見缺乏營養元素的營養大米,卻“吃力不討好”。
價格高是人們對當前營養大米難以接受的主因之一。記者獲悉,目前營養大米的價格分高、中、低檔,高檔定價8—10元/斤,中檔5—6元/斤,低檔4—5元/斤。而普通大米價格為1.5—2元/斤,價格差距最大達6倍多。
對此,企業們覺得很委屈。“營養大米確實有高、中、低檔,但價格不高,在前期推廣期間都沒錢賺。”盧慶忠表示,該公司在廣東推出的高檔營養大米價格為100元/盒(9斤),平均一斤11元左右,“我們用的是優質增城絲苗米做基礎米,僅絲苗米就要10元一斤”。
盧慶忠認為,低檔營養大米售價為4—5元/斤,“很多白領、公務員等人群日常都能消費得起。現在,相對較好的大米也要這個價。”據該人士稱,他們的營養大米以絲苗米為基礎米,再加入顆粒營養素,若加上人工、生產管理等成本成本也要3、4元/斤,但為了向大眾宣傳、推廣營養大米,他們前期沒想著賺錢。
中國糧油學會營養分會秘書長吳秀林也向記者解釋,現在推的是一種新產品,企業們為了讓消費者覺得好吃、口感接受,紛紛采用高品質的米作基礎米,這樣就把基礎米的價格抬高了。同時由于營養強化大米對包裝有特殊要求,比如包裝要求盡量保持營養素不會損失,往往都采用真空,而且對一些特殊光線有躲避效果。這些都造成營養強化大米剛推出來時價格高。此外,由于剛推出新品,企業會增加設備,特別是檢查化驗設備和費用相對比較高,也都造成成本增加,市場零售價自然也高了。
據了解,構成營養米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三類:基礎米、強化的營養元素、包裝成本等。吳秀林稱,基礎米選用的高檔米,是營養米高價的原因之一;營養元素根據比例不同,也會影響價格的變化;包裝等成本則普遍占到每包1.8元左右的。
發改委宏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認為,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營養米價格在未來可能會下降到合理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