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報記者陳輝 制圖/陳春鳴
廣州市越秀區一家三甲醫院不久前遇到這樣一單“醫鬧”事件,對方獅子大開口索賠1000萬元,并在醫院又哭又鬧又打人。醫院后經調查,發現病人來自白云區江高鎮,該地醫鬧猖獗,附近醫院屢遭圍攻。心有余悸,這家醫院內部決定盡量不接收該地轉診病人,醫生收治該地病人入院時也要“慎重”。記者了解到,廣州不少醫院由于不堪醫鬧攪擾,都有自己的“黑名單”。
一醫務人員稱:
職業醫鬧
這樣起事
廣州一醫院醫務科科長說,現在“醫鬧”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職業的,病人剛去世,家屬就收到短信“你們想搞事的話,可以找我幫忙,要到錢大家分成”,他們組織的醫鬧活動很專業,善打擦邊球,讓警察也拿他們沒辦法;二是非職業的,有些地區就是有這種風氣,一個人出事了,立即就糾集一大幫老鄉來鬧,靠的是人多勢眾。
A
拒絕尸檢
家屬開口就要千萬
據介紹,這名江高鎮病人因病情危重從白云區某醫院轉診到廣州這家醫院,治療兩周后病情已基本緩解,就在這時這名病人突然猝死。當時醫院提出進行尸檢,找出病人的死亡原因,醫院對此是否有責也可一清二楚。可病人家屬拒絕尸檢,也不同意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走法律途徑,只是提出要索賠1000萬元。
這家醫院的副院長事后回憶,談判當天,病人家屬從江高帶來20多人,聚集在醫院病區。醫院熱情接待,提供給他們水、茶點,但當醫院表示無法接受他們的要求時,“家屬們”立即反目,把水杯、飲料瓶變做“武器”向這名副院長頭上扔去,男人們站在外圈,女人們對著他又抓又打,并把他逼到四樓一窗口,當時還有一“家屬”揚言,“今天要扔一個人下去!”后來,醫院只好撥打110,多名防暴警察趕來。
B
醫鬧不止
醫院違心賠錢20萬
醫院很快意識到這里面有醫鬧參與,特別是當他們親眼目睹中午時分,有一批“家屬”換崗離開時,還有專人給他們一一發錢。
后來白云區江高鎮綜治辦負責人也趕來,他一到就問“這里面有沒有幾個長的什么樣、什么樣的人?”這更證實了他們的猜測,醫院真的碰到職業醫鬧了。
盡管動用了許多部門,這場鬧劇遲遲不能收場。最后為避免醫療秩序進一步受影響,醫院“違心”地同意賠償20萬元。
這名副院長說,那天回到家,他感到很傷心,從醫二十多年,他第一次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產生了懷疑。得知此事,特別是目擊了這次事件的許多醫務人員都受到了很大打擊。
C
不堪攪擾
多家醫院有“黑名單”
后來,這家醫院負責人又從江高醫院了解到,當地醫鬧之風盛行,附近的多家醫院屢因醫療糾紛遭遇醫鬧圍攻,有的醫鬧甚至在醫院設靈堂、燒紙錢、連續哭鬧、圍攻醫院、毆打和恐嚇醫務人員、封鎖醫院大門乃至要挾自殺等。附近的這些醫院為避免醫療糾紛,遇到來自該地的危重疑難病人盡量往廣州的三甲醫院轉診。
吸取了教訓,廣州這家醫院內部決定,對于來自江高的轉診盡量不接收,有生命危險需緊急搶救的除外,各科室主任也善意提醒自己的醫生,收治江高患者入院要“慎重”對待。
普通的江高病人受“醫鬧”株連是否不太公平?這家醫院負責人解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醫療本身是有風險的,可醫鬧是不講法不講理的,如果接二連三地來,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將嚴重受影響,那時候將有更多醫務人員、更多患者受他們株連。
記者從廣州多家醫院了解到,他們近年來都飽受醫鬧攪擾,不同的醫院由于患者來源地區不同,他們感受到的來自“哪里”醫鬧特別多也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的“黑名單”。
對于這些醫院的做法,有醫院表示理解,但并不完全認同。一家醫院介紹自己的做法是,對于來自“黑名單”地區的患者,他們不能不收,但醫生會互相提醒“打醒精神”,病歷書寫、診療程序盡量完美不留任何紕漏,特別是術前談話很充分,要病人和家屬都簽字才算,這甚至超出衛生部的要求。
記者向另一家醫院負責人詢問江高醫鬧的影響時,他說,醫鬧是否來自江高并不重要,其實只要有醫院的地方就有醫鬧,封殺也沒有用,除非醫院關門大吉;醫院采取的列“黑名單”的做法,很無奈、很悲哀,這說明我們醫患之間的信任度已降至冰點;從長遠上看,不理性維權,受損害更多的還是患者。
■新聞鏈接
白云區多家醫院曾遭鬧騰
醫生無奈 上班帶刀
由于時間原因,記者未能向白云區的醫院求證他們遭遇的醫鬧是否來自江高。不過,在白云區政協委員提案、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系統上,記者找到三篇有關打擊醫鬧的提案。
其中一篇寫到:經調查了解,我區衛生口2006年醫療糾紛事件共發生50宗,與2005年(30宗)相比較同比增長60%。2006年全區醫療糾紛事件中有擾亂醫院醫療秩序“醫鬧”行為的共17宗,占醫療糾紛事件發生數的34%。
另一篇是白云區衛生局副書記林斌的提案,據介紹,白云區醫鬧惡性事件多次發生,如:楊某醫案中患者死亡,其家屬糾集數十人在醫院門口舉起橫幅,并把死者尸體放在醫院門診大廳內長達20余小時。
龍某醫案中患方家屬糾集50余人,在醫院正門拉起橫幅,用車堵住醫院大門,把醫院門診大門用鎖鎖住,并動手阻止、驅趕看病的病人進入,與看病的群眾發生激烈爭執。由于醫院秩序混亂,急救通道被阻塞,救護車無法出入,醫院被迫報停了120急救業務。
譚某醫案中,患方家屬堅持不起訴,不做醫療事故鑒定,威逼醫院賠償100萬元人民幣,聚集20余人轉移到醫院行政辦公室靜坐,并強行霸占會議室吃、住達三天三夜。
朱某醫案中,患者家屬多次索要巨額經濟賠償,還揚言如不答應就不惜要殺人坐牢。在醫院動輒大吵大鬧,抓起消防滅火器追打保安,圍攻醫院領導。在區衛生局的介入協調下,患方仍大打出手,對保安拳打腳踢持續時間約兩小時,打傷醫院保安及醫務人員近10人,其中3人因傷勢較重需住院治療。
易某醫案中,患方家屬威脅如不達到其要求,將殺死醫務人員、炸毀醫院,同歸于盡……
林斌還提到,由于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嚴重的影響,醫護人員人人自危,做足“防護措施”,更有醫生帶著水果刀上班,以防不測。職工情緒也十分激動,明確表示反對向“醫鬧”低頭、向繞過法律無禮索賠低頭,否則他們將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