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為確保市民置業時取得更準確的樓盤數據,以及保障消費者之權益,負責規管地產代理的地產代理監管局向業界發出新執業通告,要求他們銷售二手樓時,提供的物業樓面數據時,必須提供實用面積,未有遵從指引的代理最嚴重可被“釘牌”,新規定會在明年1月1日實施,而業界對地監局的做法有不同的聲音。
地監局執業及考試委員會主席梁永祥昨表示,為了促進地產代理專業化及保障消費者之權益,局方向業界發出執業通告,要求地產代理推銷二手樓時,必須清楚列明物業實用面積數據,而有關單位實用面積數據來源,必須來自差餉物業估價署或單位首次買賣協議文件,如果不可以用這兩個途徑取得數據,才可以提供單位建筑面積,資料亦要填寫在物業數據表格內。
地產放盤廣告亦受新執業通告所規范,梁永祥指局方雖然容許代理可以在銷售廣告提供放盤之建筑面積,地產代理物業廣告若已提供實用面積,才可選擇提供建筑面積,惟實用面積必須先行列明,而字體亦不能小于建筑面積字體。
為了令業界更加適應新指施,新的執業通告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前,過渡期內違規個案將不會作出檢舉。他表示,半年的過渡期可讓代理們適應,若代理于過渡期內違規,局方亦會酌情處理。當局亦會推動公眾教育讓市民加快適應新措施,梁氏指出,局方將于下半年播放電視臺及電臺宣傳廣告教導公眾。
被問及交易完成后才發現單位面積數據不符,業主、新買家及新租客可否“踢契”取消交易。梁永祥指出,以上人士并沒有權利因此“踢契”。該局規管及法律總監劉淑棻亦表示,當局的工作重點為規管地產代理執業時的情況,對于消費者可否“踢契”的問題并非當局的處理重點。
他續稱,指引實施初期,會以兩種面積并排而推,待全港小業主完全適應后,才逐步只以實用面積計價,局方亦沒有定下實行時間表。他又稱,若發現有違規情況,當局能最高罰款30萬元及吊銷該代理牌照,罰則會視乎違規程度而異,違規代理會交由紀律委員會或會就該個案進行研訊。
局方執法方式及執法人手分配,梁永祥補充,當局并不會設立專責隊伍進行巡查地產代理鋪工作,而巡查工作會由現時人手負擔,而現時人手亦需要處理市民投訴個案,并作出跟進。
過去亦有代理因建筑面積數據涉誤導遭客戶投訴。梁永祥表示,由2009至去年當局共分別收到44宗涉及單位面積誤導的投訴,而年初一月至四月則收到一宗投訴個案,惟近4年仍未有代理因面積數據誤導而遭“釘牌”。
有學者歡迎局方做法,城市大學建筑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一手樓將以實用面積計價,二手樓亦必須看齊。他相信,公眾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適應新例。
已有126條與香港售樓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