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正規渠道購買正價行貨,卻無法享受同樣的服務,令人費解。昨天,讀者朱先生向本報962288熱線反映,他最近在蘋果授權經銷店內購買了一臺iPhone4,如今手機跌價,自己滿足14天內退補差價的政策,卻因為不是在官網和直營店內購買而吃了閉門羹。同是蘋果產品用戶卻被區別對待,這讓他很郁悶。
授權店遭遇區別對待
朱先生說,上周五在楊浦區假日百貨一樓的蘋果授權專賣店里花3688元購買了一臺iPhone4。9月13日,新款iPhone5發布,舊版iPhone4的價格下調到了3088元。朱先生了解到,在降價前14天內購買的蘋果產品,可以憑發票要求差價補還。然而,當他拿著發票前往假日百貨要求退還差價時卻被拒絕,對方表示上海旗艦店并未下發相關通知,所以無法將差價補還給他。
朱先生又來到蘋果在南京東路的旗艦店,卻被告知只有在官網和直營店購買的產品才可以享受這項服務,至于經銷商退不退還他們無權插手。“一樣是蘋果公司生產的行貨,購買渠道正規,難道就因為購買地點不同,享受的服務就不同?我覺得不能接受。”對于這樣的雙重標準,朱先生表示很氣憤。
消費者難辨其中差異
記者致電另外兩家蘋果授權經銷商,對方均表示并沒有收到退還消費者差價的通知,“我們并沒有被要求必須退還差價,蘋果那邊也沒有給退還差價的補貼。”對方表示,如果總店下發通知說所有的經銷商都要退還差價,他們會照做。
記者在蘋果官網的“銷售政策”頁面上看到:如所訂購商品送達后14個日歷日內降價(促銷/特價/降價/翻新品除外),消費者可以聯絡蘋果訂單管理團隊,要求退還所付金額與現價的差額,但條文中并未明確經銷商不包括在內。
在蘋果官網上,記者看到在線商店、官方零售店和授權經銷商被并列為蘋果產品的三種銷售渠道。許多消費者表示,他們對于三者的區別并不了解,認定的只是蘋果這個品牌。目前,上海共有163家授權經銷商。事實上,這并不是蘋果公司差價退還政策第一次被人質疑為雙重標準。
客服稱無權管理價格
為此,記者致電蘋果官方客服。對方表示,這是蘋果的一貫政策,像朱先生這樣的消費者如果想要拿到退補的差價,還是應該去找經銷商協商。如果經銷商不愿意退還,蘋果總部也無能為力,因為總部只是給了經銷商銷售產品的權利,無權管理價格的制定和調整。記者也確實在蘋果官網上看到了“授權經銷商是獨立機構,并不由蘋果公司運營”的字樣。
當被問及為何不事先明確告知在經銷商處所購產品并不能享受差價退還政策,客服人員說:“如果你購買之前先打電話來咨詢,我們一定會建議你到官方直營店購買。”(實習生 徐燁倩 記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