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現場發現4箱"手打雞蛋面"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是"2010年9月29日"。(來源:遼沈晚報)
過期產品變新品,將生產日期篡改推遲一年多難逃掩蓋事實的質疑,涉事人員從經銷商變成公司經理遲遲不正面回應,至今未通報處理結果和整改細節
■統籌:新快報記者 王中
■執行:新快報記者 邱春燕 馮艷丹 實習生楊銀鳳
推諉責任今麥郎稱經銷商所為名片曝光涉事者頭銜為總經理
據《遼沈晚報》等媒體此前報道,9月5日,沈陽華龍商貿有限公司在沈陽涉嫌更改大量過期的今麥郎產品生產日期,被皇姑區工商分局查處,部分產品及涂改工具被依法查封查扣。據悉,其中甚至將2010年9月29日生產,本早已過期的產品,居然改成2012年6月28日的“新產品”,將生產日期足足推后一年多。
據報道,華龍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承認存在篡改日期的事實,公司銷售人員表示,主要改的是小“東三福”(今麥郎系列產品),還有部分“手打雞蛋面”。而據執法人員介紹,這些過期的掛面是通過更換外包裝方式直接更改,而方便面則是將外包裝原生產日期處理掉,再重新印上新的日期。
新快報記者昨日致電今麥郎公司新聞發言人侯興福,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隨后記者再撥通該公司服務熱線及法務部電話,得到的回應皆是這個事情已經處理完畢,但具體處理情況都稱不清楚。輾轉數次之后,新快報記者終于從今麥郎稽查處了解到,涉及此事的經理已辭退,而篡改日期的產品也已回收銷毀。
但是,究竟辭退的是華龍商貿的經理還是今麥郎的經理呢?是否涉及到今麥郎管理層等問題呢?稽查處工作人員稱需核實記者身份后再回應。但至昨日記者截稿時,仍未收到今麥郎的回復。
據《第一財經(微博)日報》報道,與此前今麥郎多次強調的是經銷商所為的說法不同,該涉事人員竟是位今麥郎的總經理。據報道,涉嫌篡改日期的華龍商貿負責人郭某,其名片顯示的頭銜為“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沈陽直營公司總經理”。而此前,侯興福曾對媒體表示,此次篡改日期是公司經銷商所為,這是一家獨立的法人單位公司。
報道并稱,沈陽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華龍商貿告知“郭總”已經離職,無法聯系到他。“剛開始想追究責任,但前段時間涉及此事的業務員和經理都不方便聯絡了。”
篡改日期可獲四五成差價廣州市場同系列產品在售
值得注意的是,事發至今,今麥郎對于產品篡改日期事件的細節始終秘而不宣,消費者及大眾媒體對于涉事產品是否還流入了其他市場仍不得而知。
不過,新快報記者近兩日連續走訪廣州多家超市卻發現,雖然暫未在大型超市中發現小“東三福”產品,但今麥郎手打系列拉面、龍須面等產品均仍在熱賣。此外,之前曾因酸價超標上“黑榜”的今麥郎今野拉面,以及被曝熒光劑超標的今麥郎辣煌尚香鍋麻辣牛肉面,也均在廣州市場上發現有銷售。
至于產品篡改日期的原因,今麥郎方面也一直未對外透露。據《每日經濟新聞(微博)》報道,速食營銷專家李志起(微博)稱,近年來由于速食行業競爭過激,企業壓力下放至其地區和分支,但管理不善,導致末端任務壓力過大,或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原因。李志起分析稱,過期產品與正常產品的差價有四五成的空間,篡改日期后以正常價格賣出以獲取暴利,是經銷商的手段。新快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麥郎手打系列拉面產品售價為7.6元,以此簡單推算,每篡改一包這樣的產品經銷商即可獲利3.8元左右。
已有31000條與今麥郎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