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損壞、丟失最難解決
而物件損壞、丟失,則成為不少消費者關注的焦點,這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2009年,該網站共接到快遞行業(yè)涉及物件丟失的投訴3134宗,占行業(yè)總投訴量的17.87%;涉及貨物損壞的投訴1834宗,占總投訴量的10.46%。
分析:目前一些快遞企業(yè)的硬件保障設備還不完善,從業(yè)人員在運送過程中粗暴野蠻操作。而由于投訴人大部分沒有為物品購買保價,所以一般只能得到快遞運費5到6倍的賠償,有些用戶是在簽收后發(fā)現問題的,這類追償往往無果而終。
開欄語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許多消費者積壓在心中許久的怒火終于有了一個宣泄口:購買了假冒偽劣的電視空調、網購商品時收不到貨、買了商品售后服務氣死人……本報《佛山讀本》自今日起,將對消費者投訴較多、關注強烈的話題進行報道。如果您有類似被“黑”的經歷,如果您有積憤已久的心結,如果您有希望引起社會關注的線索,請及時撥打本報熱線電話:15099881111。
一間屋、幾個人就做快遞
行業(yè)亂象:小公司互相串貨,業(yè)務員掛靠數主,格式化賠償合同
據多名曾在佛山快遞物流業(yè)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介紹,當前除了國內少數幾家知名快遞公司外,多數中小快遞公司并沒有能力在國內全面鋪開網絡,有的地方的小快遞公司就只有一間屋、幾個人。這些中小快遞公司收到發(fā)往未開通地區(qū)的寄件后,往往要靠當地的合 作 伙 伴 代遞 。比 如 ,佛山的A快遞公司 在杭州沒有開通分公司,快遞也不往那邊走,但和杭州的B公司互有業(yè)務往來,那么A公司在佛山接到快件后,就會轉給B公司進行投遞。而B公司因為不是自己收的貨,也不會太認真。一旦出現糾紛后,往往兩邊互相推諉,令消費者頭疼不已。
對于所有快遞物流公司而言,收件至關重要,“接到件了,才有生意做,才有飯吃。這也就是為什么接件有提成,而送件沒有”。因此,有些快遞員會同時幫幾家公司做事,比如甲公司到廣州的提成是2元/件,到北京的提成是3元/件,而乙公司相反(各公司網絡不同,側重市場也不同),那么這個快遞員就會把北京的件交給甲公司,把廣州的件交給乙公司。這樣,一旦快件出問題了,往往無法查詢。
而長期以來,不少快遞物流公司收寄單的合同背面都寫著“如投寄時不保價,出現丟失或是損壞,均只按照運費的2-5倍賠償”,這一條款往往被消費者忽視,匆忙簽字后即被視為認可這一合同。這樣,在沒有進行保價之下,貴重物品丟失或是破損,往往只能得到幾十元近百元的微小賠償。
此外,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經濟實力薄弱的中小快遞公司本身利潤就不太高,在招聘員工、培訓管理、薪酬福利等方面有心無力。據該知情人介紹,目前不少快遞物流公司的投遞員流動性普遍較快,甲公司做幾天后就流動到乙公司,之后再到丙公司。在這種心態(tài)下,時有無良投遞員違背職業(yè)道德,私自拆看客戶投遞物品,竊取貴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