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元紹達 攝)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最近印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質量問題關系到每個人,媒體都很關心關注。今天,很高興請到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支樹平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指導意見》的內容并回答大家的提問。首先,有請支樹平局長作介紹。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支樹平(元紹達 攝)
支樹平: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非常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也感謝大家對質量工作的關注、支持。
9月是中國的質量月,這個月關于質量的重要活動、重要新聞接連不斷,前幾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質量認證工作,后天又要在上海舉行面向國際的中國質量大會。最令人振奮、最激動人心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剛剛發布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質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這在我國質量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因此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必將對我國質量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這個重要文件是面向全黨全國各行各業的,在多次征求意見中,經過40多個部門會簽一致同意。作為質量工作主管部門的一個負責人,今天我們先行一步,與新聞媒體的朋友和廣大觀眾聽眾共同學習、解讀宣傳。
下面,我先介紹點情況,談談我們對學習領會這一重要文件的3點基本認識。
支樹平:
一、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大家都知道,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質量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要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此進行了部署。我們理解,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學研判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包括質量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蘊含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這是我們堅定不移走強國路、加快實現中國夢的一個戰略舉措。中國是一個大國,正在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央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黨100周年,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即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這個奮斗目標,我們在許多領域提出強國目標和戰略,諸如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等等。所有這些強國,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標準和追求目標,無疑都是質量。某種意義上說,大國和強國的根本區別就是質量。鑒于此,中央明確強調,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黨中央、國務院《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質量強則國家強,質量興則民族興。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就是以質取勝、強國圓夢的重大行動。
支樹平:
第二,這是我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邁向中高端的一個戰略舉措。經過幾代人幾十年奮斗,我國已形成門類齊全的產業產品體系,其中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中國制造行銷全球。但也要看到,我們許多產業產品是拼規模、拼速度拼出來的,處于價值鏈中低端。中央一直在強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進而推動中國經濟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實踐證明,轉型發展必須從質量著眼、從質量入手。要去低端產能,就要有基本的質量標準作為門檻;要邁向中高端,就要有較高的質量標準去引領。所以,提升質量是轉型升級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和抓手。盯住了這個突破口,抓住了這個抓手,就會把我國經濟推向中高端。
第三,這是我們改善供給結構、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一個戰略舉措。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告別了短缺經濟之后,老百姓對衣食住行的追求明顯提高,質量需求也明顯提高。相比之下,質量供給的短板就日益凸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所以,《指導意見》開宗明義地指出,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這也是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上著重闡述和強調的。我們就是要通過提升質量來改善供給,著力打造“中國制造”物美價廉的金字招牌,不僅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而且也能得到更多國外消費者的青睞,更深更廣地納入全球供給體系,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因此,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真正的利國利民之舉。
支樹平:
二、《指導意見》是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行動綱領
中央發出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號令,怎么行動?《指導意見》把這個號令、這個重大戰略部署具體化、系統化了,向全黨全國作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質量動員。《指導意見》共六個部分、30條,總體上可以分為目標要求、主攻方向、主要舉措、保障措施四大板塊,相繼回答了提升什么、怎么提升、怎么保障提升的問題。
一是在目標要求方面,提出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指導思想首次提出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基本原則強調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為根本目的、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主要目標提出了1個總目標和4個分目標,總目標就是到2020年,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建設質量強國取得明顯成效,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分目標對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產業發展質量、區域質量、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分別提出了提升要求。
二是在主攻方向方面,瞄準產品、工程、服務三大質量,細化成8個重點領域,包括農產品食品藥品、消費品、裝備制造、原材料、建設工程、服務業、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對外貿易。這些領域都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
支樹平:
三是在主要舉措方面,提出了提升質量的七大主要舉措,包括質量攻關、質量標準、質量創新、質量管理、質量監管、質量品牌、質量共治7個方面,其中有很多實招硬招新招。還單列一部分強調“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快構建高水平的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及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為質量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四是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制度法規、財稅金融、人才教育、質量激勵、組織領導五大保障。這些措施非常全面,也非常具體,許多都是開創性的。組織領導是個大保障,包括加強黨的領導、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建立中央質量督察、加強宣傳動員4個方面內容,特別強調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強化市、縣政府質量監管職責,構建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充分體現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支樹平:
三、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指導意見》,部署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充分體現了中央抓質量的決心和作風
我們感覺,這是學習這個《指導意見》更需要認真學習領會的。
首先,這個《指導意見》充分體現了中央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的堅定決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質量。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關于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還提出要一個一個行業抓,直到抓出成效。這次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印發這個文件,作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具體部署,確實是在帶頭“下最大氣力”,為全黨確立了標桿,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
同時,這個《指導意見》也充分體現了中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抓全面從嚴治黨,抓全面深化改革,抓扶貧攻堅,抓環境治理,抓“一帶一路”倡議等等,都是說到做到、一抓到底,成績有目共睹。通過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動員部署質量提升行動,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央對抓質量的重視程度、看到對抓落實的力度。這也再次向全社會發出一個強烈信號,中央言必行、行必果,說了就要去做,就要見行動,就要求實效。
支樹平:
同志們、朋友們,我們常講,黨有號召,我們就要有行動。現在中央出了題目,我們就要主動破題、做好文章,交出滿意答卷。作為質量工作主管部門,我們尤其深感機遇難得,抓不住就是我們的失誤;責任重大,干不好就是我們的失職。我們一定要帶頭開展好質量提升行動,同兄弟部門一道落實好中央的部署要求。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質量提升行動一定會取得顯著成效,質量強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我先簡要介紹這些,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胡凱紅:
謝謝支局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們看到,假冒偽劣是所有消費者都深惡痛絕的,在《指導意見》中我注意到專門強調了要加強新形勢下打擊假冒偽劣工作。作為質量工作部門,下一步,質檢總局在打擊假冒偽劣這方面有什么具體舉動?
支樹平:
這個文件講質量提升,打擊假冒偽劣也是質量提升的應有之義和一個重要手段。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堅持強調打擊侵犯知識產權,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的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放管結合、并重,要加強全面質量監管。這個《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要繼續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工作,要健全打擊假冒偽劣的長效機制。打擊假冒偽劣可以說是全社會,也是許多部門共同的一個任務。我們質檢總局這些年始終把它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首先,我們持續地開展“質檢利劍行動”,2013年以來,這幾年我們查辦了質量違法案件28萬多起,查辦的違法案子的案值超過140多億元。
另一個是我們一直強調的重點地區集中整治。如果有些地方某個產業產品比較集中,假冒偽劣產品比較多,我們就對其亮黃牌,集中整治。這些年大約對350多個地區進行了集中整治,倒逼質量提升。還有是我們抓住重點領域,這幾年我們抓電商質量提升,抓進出口質量監管,這方面也查辦了一些大案要案。比如,我們曾經查了一個國際品牌圍巾案件,一次查獲24000多條假冒LV等國際品牌圍巾。我們還查了國際品牌運動鞋案,一次查獲17000多雙國際品牌鞋,其中有假冒匡威、花花公子等9個品牌,案值2億多元。我們一直在加大打擊力度。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假冒偽劣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打假工作確實存在不少困難,一些企業缺乏誠信意識,甚至有一些鋌而走險、違法犯罪。大家都知道,今年我們查處的西安地鐵電纜中的奧凱公司的電纜,制售假冒偽劣的電線電纜,就是低價中標以后,在生產線上下單的時候,低于標準,瘦身拉細來做電纜電線,這是典型的假冒偽劣,所以就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