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美團點評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透露,南京是做經營探索的一個城市,目標是實現可預期規模化盈利,并能夠掌握打車經營的關鍵方法。“擬新入駐的7個城市都是大城市,出行市場空間比較大。”
同時,久違的補貼又重新回到了司機和用戶的面前。據悉,在新城市開通初期,美團打車會限量對司機零抽成,例如北京前5萬司機前三個月零抽成。全職司機的收入分為車費獎、階梯獎和雙周獎,一周跑單車費滿2200元,甚至可以獲得800元獎勵。
前述人士表示,目的是吸引更多司機加入平臺,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提升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是網約車平臺當前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度煙消云散的網約車大戰,如今又出現多方混戰的局面。滴滴仍然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易到、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平臺也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
補貼大戰
目前,美團打車在全國7個城市的美團APP已經上線打車入口,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和廈門。一旦該城市用戶報名滿20萬人,美團打車就啟動內測籌備工作,包括推進許可申請、儲備司機供給、加大業務人員招聘、營銷預熱等。
美團打車的入局也引起了管理部門的注意。1月9日下午,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門約談了美團打車相關負責人,強調在北京市開展網約車經營服務的企業,應當辦理相關許可手續,依法依規開展在北京地區的網約車經營服務。
對此,美團打車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會堅決遵守政策法規,此前已開始推進北京市網約車許可證的申請工作,不會違規上線運營。目前還在穩步開展內部測試準備工作。
據了解,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10個月以來,已經擁有了一支超過200人的團隊,日訂單量突破10萬單。這一數據與滴滴出行相去甚遠。滴滴出行公布的2017年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這意味著,該平臺每天的訂單量超過了2000萬。
因此,加大補貼成為了打開市場最直接的辦法。1月10日,上海市內一名專車司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已經開始注意到美團的招募信息,初期只要跑到20個訂單,就可以獎勵150元。“對我們來說,多一個選擇總歸是好事,現在滴滴的抽成達20%左右了。”
此外,一度陷入擠兌風波的易到也在近日重新回歸。從1月1日開始,易到旗下young車型升級為“易達”車型,該車型平臺傭金由21%降為5%。“易到說是5%的抽成,其他雜費加起來也要10%左右了。”前述專車司機進一步透露。
重回充分競爭
平臺瘋狂補貼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爭取最為核心的司機資源。但是,司機資源的稀缺也導致平臺在管理上出現松懈。記者近日多次體驗了易到的打車服務,但是三筆訂單中,有兩筆訂單的注冊車牌號碼與實際車輛車牌不符。
問題不僅于此。2017年,北京、上海等73個城市正式公布當地的網約車管理實施細則,其中,超過80%的城市對網約車駕駛員本地戶籍或居住證提出明確要求,90%的城市要求網約車為本地號牌或本地登記注冊。
在網約車新政的緩沖期,出行平臺不約而同停止了大規模補貼,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車輛、司機也均有不同幅度的退出,導致網約車市場整體供給不足,價格上浮成為常態,服務質量也嚴重下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共享單車和網約車均位列其中。一方面,行業存在的問題也讓平臺感到棘手,另一方面,不佳的用戶體驗讓平臺看到了機會。
1月7日,一汽轎車發布公告稱,擬對摩拜出行進行增資入股。增資后,一汽轎車持有摩拜出行10%股權。同時,一汽轎車與摩拜出行在定制版領域的整車生產、研發,出行服務領域的整車銷售進行相關合作。摩拜單車將借機進軍共享汽車。該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摩拜將與第三方合作提供網約車服務,包括首汽約車、嘀嗒拼車等。
對于現在新一輪的競爭,滴滴CEO程維在接受《財經》采訪時坦言,現下與美團的競爭,并不是最重要。“我們一路碰到了太多對手,美團肯定不是最弱的,但也未必是最強的。這可能對美團是最重要的事,但對我們不太重要。”
資深互聯網觀察人士劉興亮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美團、摩拜、易到這些后來者的意義不在于搶到多大的份額,也不是打敗滴滴,而是讓行業回到充分競爭的狀態,“只有充分競爭,才能不斷改善行業里存在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