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以“變革、質量、效率、首創”為主題的常州質量大會隆重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主席張曉剛,常州市市長丁純等領導及來自全國兩百多名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會上,張曉剛主席首先對常州質量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當前標準化工作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常州質量大會的召開正是響應黨的號召。
隨后張主席在演講中重點強調,標準是世界的通用語言,標準是質量的技術保證,高質量離不開高標準;標準制定關系到經濟、科技、軍事、文化貿易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在標準制定中國際標準化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例,從ISO的組織、成員、全球體系、制定的標準、標準的分類以及遇到的機遇與挑戰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
雖然我國國際標準化近年來進步顯著,張主席感言未來任重道遠。國際標準化已成為全球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但中國在國際標準競爭格局中總體仍然處于弱勢,提出要增強我國在國際標準中的話語權,加強標準化人才建設,我國企業和政府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和創新國家治理模式。
標準制定是世界性話題,也是時代的大命題。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將在標準和檢測認證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一方面,推動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標準體系海外推廣。另一方面,協助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下產品標準檢測認證的國際互認溝通協調工作,提升我國在國際檢測認證領域的話語權,讓中國產品標準與世界先進標準直接對話。最終實現“一個標準,一次認證,全球認可”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