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1513公斤 搗毀制假售假窩點63個
文/黃星星 麻劍鈞 印睿 李涵
2018年12月以來,湖南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作為推進農村綜合治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來抓,按照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6部門的統一部署要求,迅即組織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湖南農村食品整治工作匯報會
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上級精神
2018年12月14日上午,湖南組織設立省級分會場和14市州、125個縣市區分會場,各級農業農村、商務、公安、市場監管、供銷社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全國電視電話會議,認真領會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春華副總理批示和6部門工作部署要求;隨后,緊接著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就全省專項整治工作進行部署安排。12月18日,省農業農村廳向省委省政府書面匯報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全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情況。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各級各相關部門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嚴格落實責任和整治措施,確保取得長期成效。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統一思想認識,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作為推進農村綜合治理和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來抓。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廳黨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明確農業農村系統內部職責分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專題會議,就機構改革期間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進行具體部署。省商務廳明確一名廳領導專抓,相關處室具體負責。省公安廳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打擊力度。省供銷合作總社召開主任辦公會專題研究,并在1月4日召開的全省供銷合作系統經貿發展工作會議上,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市縣各級迅即行動,層層動員部署,全省迅速掀起一場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大排查、大整治行動。
督導組一行在長沙縣檢查指導工作
強化部門協作有效形成治理合力
省農業農村廳認真履行牽頭協調職責,在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后,當即牽頭成立以農業農村、商務、公安、市場監管、供銷社等部門分管領導和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組。12月18日,農業農村廳牽頭召開專項工作組會議,研究全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12月21日,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公安廳、市場監管局、供銷合作總社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湘農聯〔2018〕173號),部署全省專項治理工作,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各部門還結合職能工作和職責分工,分別制定本系統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省農業農村廳結合全省大排查大整治和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研究制定《湖南省農業農村部門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湘農發〔2018〕165 號),部署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開展七大排查整治行動。省市場監管局制定《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系統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湘市監辦字〔2018〕30號),就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商標、專利、稽查、抽檢、法制、宣傳等工作進行具體部署。省商務廳印發《關于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的通知》(湘商秩〔2018〕11號),部署加強農村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督促市場主體加強行業自律,組織商務行政執法檢查。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專題部署,嚴厲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省供銷合作總社成立專門班子,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在全省供銷合作系統開展自查檢查。各部門分別明確1名聯絡員、及時收集本系統整治工作情況。省農業農村廳及時匯總全省整治工作情況,已先后4次上報國家部局專項工作組。各級農業農村、商務、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和供銷合作社緊密配合,建立信息通報、工作會商、案件移送制度,聯合開展社會宣傳、風險排查和執法檢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有效形成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合力。
省農業農村廳組黨委書記、廳長袁延文向督導組匯報
突出重點領域全面排查問題隱患
在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中,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按照部門職能和責任分工,突出重點對象、重點品類、重點違法違規情形,抓住元旦春節這一重要時點,集中專業技術和行政執法力量,深入排查整治問題隱患。全省農業農村部門以供應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餐飲企業、農村集貿市場的食用農產品生產單位和農業投入品經營門店為重點,組織本系統農產品監管、檢驗檢測、綠色食品管理、動物檢疫、屠宰管理、農藥獸藥飼料管理和農業行政執法力量,集中開展問題隱患排查。省農業農村廳安排在1~2月實施農產品監督抽查2600批次,市縣級農業部門監督抽查實現對商品生產基地全覆蓋,鄉鎮監管站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重點實施農產品檢測合格準出。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以“五小”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對象,針對方便食品、保健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食用油、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品類,全面開展問題排查和執法檢查。全省商務部門積極開展排查檢查,督促市場開辦者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制度規定。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分片包干、劃分網格、實名負責、職責到人”,針對供銷社系統的食品加工廠、批發企業、農村集貿市場和加盟店,開展拉網式排查自糾。至1月14日,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74632人次,檢查食品生產主體10222個、檢查食品經營主體57822個,檢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5190個。對排查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責令立即整改到位;對違規違法行為,堅持從快從嚴依法查處。
強化靶向治理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各級各部門結合現場排查檢查、產品質量抽檢、群眾投訴舉報情況,大力開展執法檢查,深挖案件線索,建立信息共享、聯合執法、案件移送機制,聯合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農業農村部門將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監管緊密結合起來,組織重點打擊非法生產經營使用禁用農藥獸藥,超劑量超范圍使用農藥獸藥和不執行間隔期休藥期規定,“瘦肉精”,私屠濫宰生豬、非法屠宰病死豬和注水、注藥(膠)或注入其他違禁物質,在水產品養殖中非法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藥物等違禁物質,仿冒綠色、有機和地標農產品認證標志等7類違法違規行為。市場監管部門針對農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以“五小”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對象,組織集中打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食品假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違法違規行為。各地在整治行動中,積極發動群眾提供案件線索,做到有案必立、查必到底,依法保護舉報人隱私和合法權益;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堅持深挖源頭、從快從嚴查處;對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發現涉黑涉惡、打擊報復案件線索,即時通報公安機關查處。去年12月以來,長沙市聯合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犯罪案,現場查獲制假工具200余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名;永州市江永縣查處“加多寶”注冊商標侵權案件,道縣查處假冒“旺旺牌”“花生露牌”“六個核桃”飲料案件;常德市搗毀假酒生產窩點2個,抓獲主要制假售假嫌疑人4人,現場扣押一批假冒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等品牌酒;湘西自治州查獲因貯存運輸不當而變質的問題豬肉4250公斤;岳陽市組織假冒偽劣食品公開銷毀行動。至1月14日,全省已取締無證生產主體67個、無照經營主體135個,吊銷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3 個;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2件、案值1.85萬元,罰沒金額3.5萬元;結合非洲豬瘟防控,查處違法生產經營企業7個,查獲處置問題肉品24961公斤;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件135件、貨值247萬元,罰沒金額230萬元;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1513公斤,搗毀制假售假窩點63個,移送司法機關案件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121萬元。專項整治行動有力震懾農村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社會各界反響強烈。
廣泛動員群眾 推進社會共治共建
全國和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后,14個市州和111個縣市區又分別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常德市市長、鼎城區委書記等市縣黨政一把手親自召集會議研究部署;湘潭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深入鄉村調研座談,宣講法規政策;澧縣、漢壽等地由縣領導帶隊,逐個鄉鎮進行動員和排查。長沙市、益陽市在上月中旬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后,本月初又分別召開全市調度會。各地依托鄉鎮、村組廣泛宣傳發動,借助電視、“村村通”廣播、微信、短彩信、網站、報刊等媒介和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刊出墻報、出動宣傳車、發放宣傳資料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大造專項整治聲勢,做到村組覆蓋、家喻戶曉。農業農村等部門結合“新型農民培訓”“農村黨員干部冬春訓”等,廣泛開展教育培訓,提升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守法誠信意識。各地還在村鎮集市、交通要道張貼12315、12316、12331、12365等投訴舉報電話,建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廣大農村居民參與監督。株洲日報刊發黃芳副市長致全市人民公開信;邵陽市組織村(社區)協管員集中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宣傳;常德市澧縣印發《致全縣學生家長的公開信》;邵陽市城步縣、岳陽市湘陰縣、永州市零陵區、冷水灘區等地在轄區每家食品商鋪、每個農貿市場張貼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宣傳告示,教授識假辨假知識,公布投訴舉報電話。郴州市蘇仙區出動宣傳車20多臺次,在各村鎮、集市反復宣傳,大造整治聲勢。至1月14日,全省共組織各類宣傳活動3393場次、出動宣傳人員3.47萬人次、印發宣傳資料460余萬份,舉辦食品生產經營者培訓班1662場次、培訓13.87萬人次,受理群眾投訴舉報1466件,有力營造全社會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圍。
加強督導考核 嚴格落實工作責任
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黨政同責要求,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納入各級食品安全考核和黨委政府績效評價。明確要求,各地發現的風險隱患和不規范行為、整改率必須達到100%,發現的違法行為、打擊和查處率必須達到100%,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率必須達到100%;對行動不積極、責任不落實、監管不作為、情況不報告、問題不解決的,將依法依紀追責問責。省專項工作組定期召開會議,通報各系統各地區進展情況,會商調度全省專項整治工作。省農業農村廳及時匯總情況,牽頭編印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問題整治專刊在《湖南農業農村工作》刊載,上報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和省委省政府,通報省直相關部門和各市縣。1月7日,報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農業農村廳會同商務廳、公安廳、市場監管局、供銷合作總社聯合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治理督導工作。共成立5個督導組,分別由一個部門負責帶隊,分赴全省14個市州開展檢查督導,省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管局在5個組都派駐人員,及時反饋督導情況并作階段性通報。各督導組深入一線,已現場檢查18個縣市區 83個農村食品經營門店;每到一地,督導組都向當地黨委政府即時反饋督導情況,并針對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導工作結束后,湖南還將匯總情況,報告省委省政府并通報全省;對整治工作推進不力的,將約談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同時,加強對重點地區的跟蹤督導,對重點案件進行掛牌督辦。
農村食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合法權益,事關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大局,事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湖南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的統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強化整治措施,健全制度機制,推進長效監管,不斷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