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向曙光
2020年10月14日是第51屆世界標準日。為了彰顯標準在資源保護、綠色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將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確定為“標準保護地球(Protecting the planet with standards)”。
標準作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是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重要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標準決定質量”,“沒有高標準就沒有高質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湖南考察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必須充分發揮標準化的治理作用,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提供堅實可靠的技術屏障。
以標準的理念深化美麗湖南共識
無論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是“守護一江碧水”,抑或是長江十年禁捕,無不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執著,對湖南環境治理的殷切希望。湖南因坐擁“一湖四水”而成為魚米之鄉,但也曾因重金屬、重化工、重污染之困導致環境歷史欠帳較多。IEC、ISO和ITU在今年的世界標準日祝詞中指出,“標準覆蓋了節能、水資源和空氣質量等方方面面,提供了標準化的規制和測量方法。標準的廣泛使用有助于減少工業生產和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促進有限資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在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征程中,要深刻理解和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采取提高環保標準、加大執法力度等多種手段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識標準這一技術的“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作用,以標準約束生產經營,以標準限定排放閥值,以標準推動節能降耗,以標準促進治水治污。
以標準的供給破解環境治理難題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湖南省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地方性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緊緊圍繞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聯合生態環境等部門,積極開展生態環境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地方標準的研制工作。目前全省已發布地方環境保護標準27項,現行標準18項,正在編制標準4項,涵蓋了水、大氣、土壤等主要生態環境要素。今后,我們要把標準作為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武器,緊盯藍天、碧水、凈土“三個目標”,發揮行業主管部門、標準研制機構、社會行業組織“三方作用”,用好國際先進標準、國家行業標準、地方特色標準“三個標準”,構建體系完備、技術先進、系統集成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特別是要針對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制定嚴于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逐步構建以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主干、以環境管理類標準為支撐、以環境監測方法標準為補充的環境保護標準體系,真正實現環境治理“有標可依”。
以標準的執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標準的生命在于執行。在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我們要徹底改變“重標準制定、輕標準實施”的現象,建立以市場、質量和效益為導向的驅動機制,綜合運用宣貫培訓、信息反饋和監督檢查等措施,不斷豐富促進標準有效實施的手段,推動生態環境標準在三次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雙提升”。全面實施生態環境標準領跑者制度,樹立行業標桿,形成典型示范,發揮頭雁效應,推動由好標準到好效果再到更好標準的良性循環。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生態環境標準化領域全覆蓋,摒棄“僵尸標準”“休眠標準”,及時淘汰落后標準,提高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要加強綜合監管、綜合執法,聯合生態環境、公安、法院、紀檢等部門,打通“刑、紀、法”聯通的“最后一公里”,對有法不依、有標不遵、違規排放、污染環境的重大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嚴管重處的高壓態勢和震懾效應,在湖南生態文明建設中彰顯標準和法制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