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消委會發布網售“三無產品”(即未標注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廠址信息)及商品標識等問題調查結果。
調查發現,600款網售商品中,有285款樣本為“三無產品”,發現率為47.5%。其中,標簽標識、頁面展示、“好評返現”等問題明顯。
據了解,本次調查以模擬消費者實際消費的方式,根據銷量情況,分別在多家網絡銷售平臺購買了200款床上用紡織物品和400款服裝鞋帽及飾品(含兒童服裝鞋帽及飾品),共計600款樣品。
調查重點針對網售商品是否為“三無產品”、標識標志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商品關鍵信息展示是否與實物一致、經營者是否通過“好評返現”誘導好評等四方面內容開展。
其中,標簽標識測試部分依據《GB/T35969-2018標簽符合性測試通用技術規范》中強制性指標要求及床上用紡織物品、服裝鞋帽及飾品涉及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作出判定,具體測試工作由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承擔。
調查結果顯示:
在“三無產品”方面,在600款樣品中,有285款為“三無產品”,發現率為47.5%。其中,床上用紡織物品“三無產品”132款,服務鞋帽及飾品“三無產品”153款,發現率為66%、38.25%。
在標簽標識方面,除285款“三無產品”外,在315款有標簽標識的樣品中,有54款樣本不符合相關標準的強制性指標要求。
在關鍵信息展示方面,根據床上用紡織物品、服裝鞋帽及飾品的產品特性,選取與消費者選購最直接相關的“規格”和“材質/面料”進行調查,結果發現163款樣本關鍵信息缺失,52款樣本網頁展示與實物不一致。
在“好評返現”方面,600款樣本中,有85款樣本附有“好評返現卡”,通過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產品作出非客觀評價。
廣東省消委會認為
本次調查發現的“三無產品”、標簽標識不合格、網絡銷售頁面與實物標識信息不一致、“好評返現”等問題,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違背了誠實守信的市場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
廣東省消委會呼吁
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處罰標準,讓監管執法有法可依。對于“好評返現”等違法行為,應加強監管、加大執法力度,通過行政處罰、納入信用監管等手段進行規制。
電商平臺應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意識,通過優化制度規則加強平臺治理,切實履行平臺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要主動落實法律法規規定,定期巡查商品信息,及時糾正處置違規行為。要完善網購商品信息錄入與展示要求和標準,將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廠址等作為“必填項”錄入,在商品主頁的顯著位置展示。
電商經營者要增強產品質量責任,嚴格落實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完善產品標簽標識和網售商品信息展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下一步,廣東省消委會還將就此次調查發現的情況,聯合有關部門約談各相關網購平臺,督促和推動平臺和商家下架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落實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責任和義務,營造安全放心的網購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