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者佳凝
2024-05-10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4月的北京,春光明媚。剛從國外比賽回國不久的佳凝接受了本刊的采訪。她認為,從質量上來說,國產跑鞋和進口跑鞋之間的差距在逐步縮小,目前它的性能已經可以和國際大品牌比肩,再加上價格優勢,讓國產跑鞋的消費者更加欣喜。國產跑鞋的發展道路和國際跑鞋不同,是先打高端市場。
佳凝(左)在接受采訪
記者:作為一名跑者,怎么看國內跑鞋的發展?
佳凝:這些年來,肉眼可見的國產品牌在崛起,不管是從質量還是價格上都會比進口品牌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先說價格,這是作為消費者最為敏感的部分。由于國產跑鞋相較于進口跑鞋沒有進口這個流程,還有其他一些成本上的優勢,導致國產跑鞋在價格上比國際品牌就更加地“能打”;從質量上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國產跑鞋和進口跑鞋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尤其是碳板跑鞋面試以來,國產跑鞋不斷地更新迭代,目前它的性能已經可以和國際大品牌比肩,再加上價格優勢,讓國產跑鞋的消費者更加欣喜。國產跑鞋走的這條發展道路和國際跑鞋有些許不同,是先打高端市場,也就是競速、競賽跑鞋,然后再返回頭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矩陣,出競訓鞋、日常訓練鞋,猛地一看有點本末倒置,但實際上這也比較符合國內市場的發展規律,要先看到成效再來打基礎,(這樣)有好有不好,好的一點在于消費者可以用相對低廉的價格買到好品質好性能的跑鞋;不好的地方在于沒有了基礎款的訓練鞋,就丟失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畢竟不是人人都會去比賽,只是將跑鞋用于日常訓練的人群還是占很大部分。
記者:目前國內外跑鞋的趨勢是什么樣子?
佳凝:整個跑鞋的發展趨勢,就是一個輕量化、不斷加強競速屬性的這么一個趨勢,對國產跑鞋來說也是一樣的發展趨勢,比如361°、安踏等等都相繼推出了單只不足100g重量的跑鞋,就是為了對標阿迪達斯剛剛推出的adios evo 1。
實際來說,目前全球最好的中底材料公司就在中國,國內有著非常大的科技優勢,對于國內跑鞋來說,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能脫離消費者,需要設計和生產更多適配大眾的產品線,而不是猛拼競速線。還有一個不足,就是能否出海成功,而不僅是開拓國內市場,畢竟海外市場也是一個大藍海。目前我們還很難在國際市場上與NIKE、ADIDAS、Asics等大品牌相匹敵。
記者:穿得最久的一雙跑鞋是什么?
佳凝:跑鞋都是有壽命的,一般我的就是800公里左右就退役,所以很難用時間界定,穿得最久的大概是一雙競速跑鞋,NIKE的vaporf ly next%1代,疫情前買的,后來就一直沒太多機會穿,而且越來越多的品牌出了碳板跑鞋,一直在買新的,但是這雙鞋因為沒到公里數,也還在服役當中,但只是偶爾比賽穿穿,隨著時間的推移,衰減也會加劇,所以大概率可能就這樣閑置了,主要還是因為電光粉色的顏色過于出挑了,也沒辦法日常休閑穿著。
記者:如何看待跑鞋消費?怎么看現在越來越多人“跑馬”?
佳凝:跑鞋的消費也是看購買者的需求,如果是一雙訓練鞋,可能大部分人預算也就是400元到800元的區間;如果是一雙比賽鞋,那可能就要把預算再往上調整調整,可能是600元往上。由于現在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的競爭,消費者的選擇余地還是比較大的,可以很容易選到一雙適合自己的、符合自己預算的跑鞋。 越來越多的人跑馬拉松這件事兒,怎么說呢,要充分看到它的兩面性吧。好的一點是,大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跑步本身是一件利于健康的事情;不好的一點是,馬拉松其實是個極限運動,不適合于所有人,所以并不是跑步就要跑馬拉松,其實哪怕是每天跑10分鐘20分鐘,都比一上來運動都沒形成習慣就報名馬拉松比賽來得有用。真心希望大家熱愛運動,獲得更健康的身體,而不是急功近利,跑一場毫無準備的馬拉松,再發一條炫耀的朋友圈。
后記:讓更多的人熱愛跑步熱愛生活
佳凝對跑鞋市場的認識和感受令人印象深刻,這與她的親身體驗和工作有關:出差、跑步、錄節目是佳凝日常生活里的常態。在她的理解中,參加比賽可以開闊視野,而做節目可以更近地理解社會,幫助到更多人找到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跑步將近十年,讓佳凝一直持續下來的理由其實有很多,按她的話來說,可能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最初是因為要從事相關工作,覺得需要加入這個群體里才能理解為什么大家愛跑步。慢慢地她開始喜歡上這件事兒,因為可以借著比賽的機會去看世界;疫情三年,開始做播客,通過跑步可以和更多同頻的人交流,讓她更愛跑步了。
佳凝和朋友一起在做著一檔《跑者日歷》的播客,這是一檔討論關于跑步、馬拉松、越野跑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內容的播客節目。節目內容更多的還是關于新手怎么跑,新手怎么選擇裝備這個方向上的問題。畢竟在跑步或者跑馬拉松這個群體中,新手還是占了大多數的。
佳凝說:“做播客久了,就發現想分享什么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微博抖音小紅書,而是錄一段音頻,然后再找機會分享給大家。出差跑步錄節目會讓生活變得特別緊湊,但是也很難特別認真地訓練,大部分時候都是把跑步當作一種放空或者冥想,用跑步把自己和工作的事情先隔離,而參加比賽更多時候像是工作,要把觀察到的內容最終通過音頻輸出,跟我這個I人(內向型人格)的屬性有時候有點相悖,因為大部分時候還要跟跑者多交流才行。”
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對于“跑馬” 以及對跑鞋的理解,佳凝有著自己的思考,不僅僅是她從事這個職業,更多的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或者熱愛。
“跑者這個身份是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的,只要大家愿意跑起來。我不認為這個身份多么特殊多么神圣,它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諸多角色中的一個而已。”
談起新一年的目標,佳凝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播客這件事兒,讓更多的人來聽播客。在播客創作上她也希望能有更好的主題,讓更多人聽到他們想聽的故事。同時也希望能嘗試突破PB(個人最佳成績),在時隔三四年后再次感受奔跑的樂趣。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