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品牌周|加強聯動互鑒 推動黃驊港卓越品牌升級
2024-05-1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5月7日,“510中國品牌日•能源產業品牌宣傳周暨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年會(2024)”(以下簡稱“2024能源品牌周”)舉行“黃驊港卓著品牌提升路徑”專題會,知名能源品牌專家、國能黃驊港務集團(以下簡稱“黃驊港務”)相關負責人,以及石化、電力、新能源等行業品牌工作者在實地參觀黃驊港后,共同梳理黃驊港卓著品牌打造經驗、探討提升路徑。專題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品牌研究與發展分會副秘書長王兵主持。
黃驊港是陜西、內蒙古煤炭外運陸運距離最短的港口,是國家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第一大下水港,開港以來累計完成煤炭下水量超28億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黃驊港務圍繞數字生產、智能管理、智慧運營和負碳港口建設等多領域多方面持續發力,獲評國內首家煤港3A級工業旅游景區、首家干散貨五星級綠色港口,接連榮獲“亞太綠色港口”“中華環境優秀獎”等多項榮譽,并于2023年5月獲得能源行業標志性大獎“綠能星”特等獎。
國家能源集團巡視組副組長、央企品牌戰略專家李永生表示,打造黃驊港卓著品牌,要梳理“從何而來、因何而強、奔何而去、靠何而立”的品牌戰略“元邏輯”。他介紹,國家能源集團提出RISE品牌戰略,RISE蘊含改革創新、一體化、可持續、平等共享(Revolutionary、Integrative、Sustainable、Equal),強化RISE品牌意識,樹立RISE品牌理念,實施RISE品牌工程,力爭將國家能源集團打造為世界一流品牌。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發展分會常務副主任周志明表示,黃驊港已經成為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品牌是企業形象的展現標志,下一步還要提煉品牌符號、深刻準確表達品牌內涵,品牌形象要做到簡潔、好記、好傳播。
在王兵看來,黃驊港已經是優秀的品牌,但外部環境不斷變化,企業不斷發展,品牌的影響力如何持續提升擴大加深是長期的命題。企業需要在路徑探討后找到可落地、可實現的方案方法,以及在延續的基礎上傳承創新,對品牌建設成效進行反饋和評估,對不確定性因素進行預判以及預案。他強調,尋找品牌提升路徑,就要尋找通向企業自身、客戶、政府、產業鏈上下游、社區等各利益相關方的路徑。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吐魯番供電公司融媒體中心記者汪澤超結合自身工作經歷表示,品牌體驗是提高品牌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品牌傳播需要講好品牌故事,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運用新媒體創新形式和全媒體矩陣,把“我要說”變成“大家想聽”,向公眾提供更多品牌體驗認知,讓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國能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錦界公司”)企業治理主管高凡德介紹了作為基層單位落實國家能源集團RISE品牌戰略、并結合企業自身優勢特色打造品牌的經驗。“國能錦界公司位于陜西榆林,和黃驊港相似,同為國家能源集團品牌大廈中的一個項目品牌。公司抓實理念立品、管理樹品、融合鑄品、傳播響品和保障促品實施五項RISE品牌工程,以‘延安精神’為靈感來源和文化支撐,提出‘錦能——錦繡未央,能動未來’品牌金句,通過制定企業品牌手冊、建立品牌管理網絡,增強與政府、行業組織、媒體的互動,參加各類會議會展、承辦大型活動等,充分展示公司在能源保供、綠色轉型、價值創造、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成績,打造了‘錦·能’特色品牌,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他說。
周志明表示,大型能源集團很多分子公司、直屬單位都是很優秀的企業,本身就是品牌。子企業品牌如何更好地在與集團品牌一致承接的基礎上形成自身特色個性的品牌,需要各下屬企業下好功夫。國家能源集團國神公司企管法律部品牌管理韓月婷也建議,國家能源集團各子分公司在集團RISE品牌戰略下加強聯動,既推動能源業務發展,也加強品牌建設。
參加專題會的石化、電力、新能源等細分行業的企業品牌工作者紛紛表達了在能源領域跨行業、跨企業交流的心聲。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博爾塔拉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黨委宣傳部)專責徐兢兢表示,經過在黃驊港現場參觀學習,看到黃驊港作了很好的示范,其品牌打造路徑值得其他能源企業參考借鑒。“作為基層單位,我們也在探索打造零碳景區、口岸綠電等項目和品牌,黃驊港在這方面的先進做法值得學習。希望未來加深互動,在品牌上做聯建的黨建活動、品牌活動、社會責任跟蹤項目等。”她說。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