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消費走向深處
2025-02-08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當前,我國消費呈現出向發展型、享受型、品質型消費快速升級的趨勢,消費者更加注重個性化、時尚化、互動化、便捷化的消費新體驗。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等消費場景不斷豐富,實體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即時零售、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2024年,全國消費品總量達21110.6萬種,涵蓋食品飲料、服裝鞋帽、醫療衛生、家用電器、文教用品、家居建材等數百個行業的社會生活消費品,涉及企業97.8萬家。
中華老字號數量已擴圍至1455個,“國貨潮品”備受年輕人青睞。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增長40.7%。
曾經電商以較低的運營成本沖擊線下店鋪,如今線下實體店通過優質的服務質量、引入數字化和更多的互動體驗贏回部分消費者。2024年前三季度,在快消品市場上,電商渠道市場份額小幅下滑0.6%,首次出現負增長。
傳統商超開始集中進行門店的升級改造,它們通過砍掉非品牌商品,擴大生鮮以及餐飲熟食部分,進一步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力,擺脫與其他渠道同質化競爭。
今天,消費者行為的碎片化越發嚴重,一項國內學術研究顯示,追蹤了數十位年輕人的手機使用數據:在每天使用手機6小時的前提下,用戶每天會玩手機多達269.48次,在app之間反復切換172.53次,平均間隔2.14分鐘就發生一次切換,每次使用app時間不到2分鐘。
要在多元化的場景中推動消費者購物決策,最大的難點就是:碎片化的媒介雖然刺激了消費者的即時滿足感,但品牌資產也會在碎片中迷失,消費者的信任將無處安放。
可以預見的是,消費者錢包的重新洗牌將會產生確定性增量:人們總消費金額未必上升,但一定會在更多不同場景花錢。普遍意義上的消費升級可能不存在了,但消費者細分的生活場景和興趣增多了,錢包被切成了更多塊,花錢的方式變得更加復雜和多樣。
消費者每年都會放棄某些興趣和習慣,同時替換出新的場景。其中逐步增長、不確定性的趨勢,才是最有價值的。對于大品牌來說,可能會優先選擇提前布局,為長期的趨勢變化積攢能量,直到某一天爆發;而對于新銳品牌來說,更重要的是借助“爆品思維”先上牌桌,由小切口進入大市場,逐步延長產品生命周期。
當一切商業模式全部聚焦到了同一個競爭發力點上時,越來越“卷”的價格和利潤空間,也意味著這一競爭模式正在更快地走到盡頭。
以需求、品質、個性等為不同方向的商業發展永遠有新的增長空間,而以價格為唯一標尺的內卷只會加劇市場的坍縮。因為商業的本質是價值交換,是創新與解決問題,是盈利性與可持續發展。
2025年,新的消費形態正在孕育和成長,商業與消費的未來也會融合出更豐富的生態。過去的2024,正是打開2025的鑰匙。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