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主席孫正義(左)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
騰訊科技訊 10月7日消息,據香港東方日報報道稱,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及集團管理層上周秘密前往香港,與投行及基金界會晤,再度闡釋合伙人制度。有投行及基金經理引述阿里管理層消息透露,阿里最大單一股東軟銀(Softbank)曾作重大妥協,放棄其持有逾三成股份的投票權,目的是讓阿里可采用合伙人制度方式上市。
成就合伙人持股合規
消息透露,合伙人制度在港沒有先例,因此沒有定義,最后監管機構據《收購及合并守則》中,持有三成股權為主要股東定義作為標準,要求阿里上市時,最大股東須持股逾30%。
現時阿里股權架構是雅虎、軟銀、阿里合伙人分別持有約22.8%、34.7%、10%(馬云持當中7%),軟銀為求阿里順利上市,破天荒承諾將其持有逾三成股份的投票權,悉數委托授權予阿里合伙人,即阿里合伙人將持有逾四成投票權,合乎監管機構規定。
馬云拒減持限制陷僵局
消息透露,軟銀放棄投票權,最終換來港交所向阿里合伙人提出減持限制的有條件批準。但因港交所降低提名董事于股東會重選次數至一到兩次,同時合伙人制度設有三年有效期,期間馬云及管理層只可減持最多其持股約25%,即原持有7%股權的馬云,最多或只可減持1.75個百分點,所有減持限制,均集中于阿里合伙人及馬云身上。
市場普遍認為,馬云因個人僅持7%阿里股權,連同馬云系合伙人合共僅一成,難與持有逾三成股權的軟銀,以及持股逾兩成的雅虎對抗,馬云為保控制權是情有可原,只要馬云接納港交所有關建議,阿里可趕及九月底遞交正式上市申請,今年底前上市,可惜馬云最終不愿妥協,令上市計劃再陷僵局。
值得留意是,根據《上市規則》,大股東在上市后半年內,不準減持任何股權,十二個月之后才完全解禁,軟銀放棄投票權,可望豁免有關限制,阿里上市后可隨時沽貨套現。
分析表示,若按阿里估值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計算,雅虎、軟銀、馬云持有的股權,估值分別達1,778億元、2,706億、546億元,市傳馬云上市后愿意維持5%股權,意味有2%售股空間,套現約1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