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全球卓越大會暨第十七屆全國追求卓越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徐福順、中國質量協會會長賈福興及全國性行業協會負責人、優秀企業代表近500人出席了大會。
此次大會由中國質量協會(CAQ)與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EFQM)聯合舉辦,邀請了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哈薩克斯坦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質量管理組織負責人、企業管理者前來參會。此番,為中國首次舉行全球性質量領域內的專業會議,邀請來自全球各地區不同行業的世界500強企業家、國際知名專家,圍繞“從優秀到卓越”的大會主題,就國際質量品牌管理及卓越模式的理論與最佳實踐,以主題演講、高層對話、專題研討、會前培訓、沙龍活動、展覽展示、媒體專訪、在線互動等多種形式,進行理念與模式間最充分的碰撞,以期獲得關于未來全球質量發展關鍵性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
卓越績效模式,是當前國際上廣泛認同的組織綜合績效管理模式,源自美國波多里奇獎評審標準,以顧客為導向,追求卓越經營績效,能有有效幫助組織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優勢,促進持續健康發展,推動企業從質量管理體系過程的符合性跨向追求過程的卓越性。卓越績效模式標準的要求高于其它管理體系,反映了現代經營管理最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是世界級企業成功經驗的總結與提升,在國際上被稱為“組織成功的路線圖”。2001年,中國質協以卓越績效模式評價準則為評審標準,設置質量管理獎(2006年更名為全國質量獎)。實現對全面質量管理的標準化、條理化與具體化,經過17年的長期堅持與不懈努力,全國質量獎評審活動更加科學、規范、嚴謹,成為與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日本戴明獎、歐洲EFQM卓越獎齊名的國家級、全國性質量獎項。
今年,中國質量協會以“引領卓越——持續推進全面質量管理”為主題,開展了第十七屆全國質量獎評審工作。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資料審查、現場評審和網上公示,并報全國質量獎評審委員會審議和全國質量獎審定委員會審定,推選出本屆獲獎和項目名單。其中浙江世友木業有限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羅西尼表業有限公司、交運集團青島溫馨巴士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八〇五工廠軍械修理廠在內的13家組織獲得“全國質量獎組織獎”,三代核電(ACP1000)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研制、國投湄洲灣第二發電廠2×1000MW機組總承包項目、神光-Ⅲ激光裝置建設項目、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中化泉州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等獲得“卓越項目獎”,此外,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組織獲“全國質量獎入圍獎”;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組織獲“全國質量獎鼓勵獎”。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肯定了中國質協在推動中國質量事業發展方面的卓越貢獻,以及在幫助中央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質量標準,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希望中國質量協會能夠繼續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為中央企業質量提升做出更大貢獻。
自全國質量獎設立以來,中核集團、航天科工、航空工業、國家電網、鞍鋼集團、寶武鋼鐵集團、中國建筑、中國中車等30多家中央企業獲獎,這不僅代表著中央企業獲得了我國質量領域的崇高榮譽,也代表著中央企業獲得了國際通行質量管理標準的認可。目前,中央企業已形成了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僅在2017年就有近170萬中央企業員工參與全面質量管理知識競賽,有63%的企業開展QC小組和信得過班組等群眾性質量改進活動。
未來,中國質協的工作將立足本土,著眼全球,倡導打造以“互學、互幫、互促、共進”為原則的、涵蓋中國乃至全球的質量治理體系。堅持加強針對性研究、促進共建共享,多層次推進和多渠道傳播,整合全球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推動全球質量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科學化、前瞻化。正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乃至全球質量治理體系理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專業質量組織向世界提出解決關于質量發展問題的中國方案,對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推動質量管理實踐的優化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此外,全球六大質量組織,包括中國質量協會(CAQ)、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EFQM)、亞洲質量網(ANQ)、歐洲質量組織(EOQ)、美國質量學會(ASQ)以及日本科技連盟(JUSE),在會上共同發出《全球卓越大會北京宣言》,倡議加強全面質量管理,關注全面質量提升,推進卓越模式應用,以促進各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