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高價買的靚號,重金做了三年廣告宣傳,留的就是這號,現在退網,三年努力全白費了?”隨著今年底小靈通退市日益臨近,網友們開始關注即將下崗的小靈通,一些門戶網站創建的小靈通論壇也較往日活躍起來。
升G號碼難保留
北京地區聯通是小靈通的運營商,眼見得小靈通大限臨近,北京聯通的態度愈發引人關注。不過,到目前為止,北京聯通并沒有明確的回應,使得小靈通的命運撲朔迷離。
小靈通從1998年進入中國,2003年達到發展高峰,2006年10月,國內小靈通用戶創歷史最高,達到9341萬戶,同期全國手機用戶4.49億,相當于每6部手機中,就有1部小靈通。
目前,全國小靈通用戶約2000萬人,北京地區并不多。
北京小靈通用戶大致分成三類:一類是醫護人員,輻射低的小靈通幾乎對醫療器械沒有干擾,醫院里廣泛使用。第二類是打工人群,按照固話收費標準每3分鐘0.22元,使用者圖的是實惠。第三類是包月用戶,小靈通推廣之初,曾推出65元和70元包月的校園卡、警務通,目前還有不少用戶。
5月26日,北京聯通悄然推出一項活動:靈通升G。所謂升G,就是用戶放棄小靈通,使用更先進的2G和3G網絡技術。這被一些人看成是北京聯通版的補償方案。
這份方案中,用戶可以免費獲得2G預付費號碼,或者獲得3G網絡號碼,同時還有不等的話費獎勵。方案特別提到,小靈通用戶轉網后,今年12月31日前將享受免費的“接聽同振”服務。即用戶小靈通號碼撤機后,當其他用戶撥打小靈通號碼時,由2G或3G號碼接聽,且不收取同振功能費。同時,小靈通賬戶的余額將轉入新賬戶。
對此,北京聯通表示,鼓勵小靈通用戶轉用現有2G、3G或固定網絡中與小靈通價格相當的產品。同時,正在針對小靈通客戶制定更加人性化的轉網策略及實施方案。而且從這項活動截止8月31日看,應該不會是最終方案。
補償成爭議焦點
“這樣補償無法接受”、“聯通應該給小靈通保號”……在小靈通論壇中,可以見到不少用戶的情緒宣泄。有的網友干脆舉例,國家建路修橋占用土地給補償,那強制小靈通退網給3G讓路,是不是也應該給補償。不過,記者也注意到,有些用戶在退網大勢面前表示出理解,提出補償要有合理的預期。
有網友留言:很多人糾結說要保留原號,真的太不現實了,其實人家給幾個月的時間,你朋友打給你都會自動轉到新號碼,還會提醒他你的新號是多少,常接觸的人有足夠時間知道你的新號碼,而常年不和你聯系,幾個月都不和你打電話的人能有幾個?自己主動打電話告訴他們一下也不是什么麻煩事。
這位網友同時建議運營商應該給予手機補償。“哪怕是功能最少,價格最低的”,因為小靈通取消后,原來的設備就成廢品了,需要一個新的手機。
“小靈通退網將有利于對電信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可以讓國家資源利益最大化。”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當年正是因為移動通信資費過高,同時固網運營商又缺乏能與移動運營商競爭的手段,小靈通才得以迅速崛起,而現在形勢完全發生了變化。不過,“運營商要妥善處理好用戶退網,爭取得到用戶的理解”。
安排有待再溝通
運營商積極鼓勵小靈通用戶轉網,而不少用戶在待價而沽不愿退網。專家分析,造成小靈通退網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小靈通資費低,很多用戶即使手里拿著其他手機,因為小靈通價格便宜,一年才交幾百塊錢話費,也不愿意辦理退網。
記者了解到,目前無論中國電信還是中國聯通,都尚未下達強制小靈通退網的硬性規定,只是遵照工信部的文件指示,表示將于年底前清頻退網。
北京聯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小靈通業務并沒有強制退網,小靈通退網安排還有待同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對此,電信專家表示,盡管根據國家政策小靈通將退市,但只要在網一天,運營商就有義務保障小靈通用戶的權益,同時應盡快做好相關轉網服務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