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國際分析師劉冠吾認為,由于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對電子商務網站的品牌忠誠度普遍較低,而價格因素又在網民的選擇權重中占比較大。因此,在如今混戰的趨勢下,如有商家推出大范圍促銷,其他競爭對手只能被迫應戰,不然其原本的用戶群就會流失。
然而,對于展開這次大規模促銷的原因,京東商城書面回復記者表示,京東商城的圖書促銷目的只是為了回饋消費者,而任何行業激烈的競爭都是存在的。
林亞表示,在電商的競爭中,基本都是一個相同產品類別在競爭。比如做圖書比較強勢的幾家拼得很厲害。而3C、IT、綜合百貨,又都是另外一個圈子。對于這種競爭,林亞認為,從經營角度看,這種促銷的空間很有限。目前電子商務網站的這種大力度促銷,時間不會持續很長。“錢總會燒完的”。
從企業和行業良性發展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做賠錢的買賣,必然不利于企業和行業良性發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大肆降價搶的是傳統書商的市場。這種模式最終將傷害到內容生產者和出版商,導致圖書市場后續產品缺失。
應更重視提供優質服務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B2C企業雖在漸漸步入成熟期,但傳統零售巨頭紛紛觸網使得這場傳統零售商跑馬圈地、搶占國內網購消費市場的大戰愈演愈烈�!�
林亞表示,從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形勢來看,基本還是在以一種良性趨勢前進。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1年6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2.95萬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3492億元,同比增長74.6%。網購的用戶規模達1.73億,同比增長33.1%。
劉冠吾認為,電商們應盡量考慮以產品差異化吸引顧客,創造更多價值,從而避免在價格戰中殺得“頭破血流”。此外,商家應同時在其他方面如IT系統穩定性、客服接通率、服務態度、自建或外包物流的質量,以及售后承諾等方面下工夫贏得消費者信任。
林亞等專家認為,我國電子商務服務鏈條的成熟度這些年不斷提高,在順暢度、便捷性、產品的覆蓋面上發展較好,與其他行業相比,電子商務行業也是差距最小的行業之一。但這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密集促銷仍說明我們在網絡零售上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更多聚焦在賣產品上。除了賣東西,商家更應重視給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體驗。 記者郭宇靖 張淼淼 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