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注冊實施細則》,于5月29日零時起實施。修訂后的《實施細則》規定,“任何自然人或者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均可在本細則規定的頂級域名下申請注冊域名”。這意味著自然人可申請注冊“.CN”“。中國”等頂級域名。
這一規定,對個人網站、郵箱、微博、電子商務將有哪些具體影響?又會對國家頂級域名和互聯網的發展起到怎樣的作用?
域名注冊主體擴大至自然人
5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新聞發言人齊麟宣布:新修訂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注冊實施細則》將于5月29日零時起實施。域名注冊主體由原來的組織擴大到自然人。
齊麟說,《實施細則》是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修訂的,最大亮點在于修改了原細則第十四條中關于域名注冊主體的規定。
修訂后的《實施細則》規定,“任何自然人或者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均可在本細則規定的頂級域名下申請注冊域名”,即將域名注冊的主體擴大至自然人。
這也就意味著,國家頂級域名“.CN”“。中國”面向自然人開放注冊。
齊麟說:“這標志著個人網站、個人空間、個人特色郵箱、微博應用、個人店鋪等的互聯網應用將得以全面開發,域名、網站、個人三者之間的個性化匹配度將得以大幅度提高,我國互聯網將更加開放和個性化。”
對個人網站、電子商務及微應用等有積極影響
隨著網絡應用的逐步深入,個人已經從單方面的信息接受者轉化成主動的信息發送者和價值創造者,個人需求成為互聯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據介紹,這次《實施細則》的修訂將帶來很多具體的影響:
在個人網站和空間應用方面,根據CNNIC的最新數據,截至2011年底,中國網站規模達到229.6萬,較2010年底增長20%。“.CN”和“。中國”域名面向自然人開放,為網民提供了更多和更豐富的資源選擇,將成為個人在網上的身份象征或者個人應用標識。域名、網站、個人三者之間的這種個性化的匹配,也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向更加開放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在個人特色郵箱應用方面,CNNIC數據顯示,2011年許多傳統交流溝通類應用的用戶規模出現萎縮,作為較為廣泛的互聯網傳統應用之一,個性化郵箱的發展一直以來趨于弱化。CN域名面向自然人開放,可以有力提升個人郵箱的個性化應用,用戶可以注冊以自己姓名或喜歡的字符為個人郵箱域名,如使用[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等個性鮮明的郵箱傳導個人信息,彰顯個人特征。
整合于自媒體平臺下的各類微應用,目前因為未與個性域名結合而仍需使用平臺下冗長的網址,這不僅為其他網民的訪問帶來了障礙,同時也與個人微應用的 “個性化”背道而馳。“.CN”和“。中國”域名向自然人開放注冊,并與國內的微應用服務整合,可以很好地彌補個人微應用平臺的這一短板。網民從此可以為自己的微博、微名片、電子相冊等配置頂級域名,就像訪問企業、機構的官方微博一樣,直接在地址欄輸入域名即可訪問。
在電子商務應用方面,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1.94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37.8%。2011年,品牌企業和平臺商城(B2C)已經成為了市場的絕對主體。“.CN”和“。中國”域名面向自然人開放,將有助于個人網店打響品牌,提升網上吸引力和轉化率。個人網店擁有獨立的頂級域名,不僅可以給個人網店帶來更多流量,同時將幫助個人店鋪建立自有品牌,從而由經營產品過渡到經營品牌的新階段。
專家介紹,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應用都基于網站實現,而域名、IP地址等基礎資源則是所有網站的入口和起點。
目前,“.CN”和“。中國”域名已經成為最健康的頂級域名之一。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類互聯網個人應用,可有力促進中國互聯網整體更加健康、有序、有活力地發展。
鏈接
域名注冊對自然人開放
惡意搶注會不會增多?
“.CN”“。中國”域名對自然人開放注冊,是否會造成注冊數量的大幅攀升,惡意搶注現象是否會擴大?
“事實上,全球很多國家的頂級域名都向自然人開放,并未造成注冊數量的大幅度上升。而此次只是增加了注冊主體,相關的權益并沒有改變,不會造成數量的大幅上升,惡意搶注現象也不會由此擴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齊麟認為。
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說,“.CN”、“。中國”域名對自然人開放注冊,惡意搶注現象肯定會有,這些需要通過相關法規進行規范。
記者 鄭 悅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