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被指壟斷難破:開放業務都為被動市場
2012-11-25 09:16 中國經營報
工信部在今年6月份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之后,由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組織、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參與制定具體的試點方案。據悉,該方案有望在年底出臺。
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因為牽扯到業務定義、企業資質、資金準入門檻等諸多細節,所以即將出臺的試點方案中重點細劃了兩大業務: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接入網業務。其他6項業務還將繼續細化相關方案。
“對運營商的沖擊不太大。”賽迪顧問分析師陳暢告訴記者,放開后的主動權依然是在運營商手里,所以試點方案即使出臺,也不會帶來市場的巨變。
放開業務都是“被動市場”
在試點放開的兩個業務中,“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相對比較敏感。“電信業引入民營資本已經講了很多年,很多業務都已經民營資本化了,但此前民營資本進入的都是非核心業務。”陳暢說。而移動通信轉售則觸及到電信的核心業務:語音業務。
中國移動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移動語音是三大運營商的核心業務,民營企業跟他們談轉售協議,不會拿到好的條件。民營企業能不能做成,取決于該企業的議價能力了。”
因為全國骨干網、城域網都控制在三大運營商手里,也就是主動權在運營商手里,如果運營商不想把自己利潤最好的業務放出去,即使政策上放開,對民營資本也并不是重大利好消息。
試點的另一個業務是接入網,這已經是很多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三大運營商在寬帶的最后一公里上,確實存在突破難題。“由一些在二三級城市有很好的關系和實力的民營企業做,更容易幫助運營商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頸。”前述中國移動人士告訴記者,寬帶接入只占運營商整體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非核心利潤來源。同時,運營商又很想打通最后一公里,這樣有利于將來推廣更多的互聯網應用,所以他們更希望與民營企業合作。
顯然,這兩個試點業務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與“錢景”,試點的成敗或許對下一步方案的制定有更全面的借鑒意義。
“運營商拋出來的一定是利潤率和附加值低的。”陳暢認為試點方案的出臺并不會給運營商帶來巨大沖擊。運營商擁有骨干網、城域網,轉售、包租給民營資本業務,取決于運營商的主觀意愿。這對于民營資本來講,依然是一個“被動市場”。
“民營資本積極性并不太大,沒有主動權。運營商放出來的業務一定是紅海,民營資本也非常謹慎。”陳暢說。
運營商是什么心態?前述中國移動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更希望自己只做建網、運營網絡的工作,而網絡的優化、支撐、優化等外圍業務最好包給民營企業去做。這樣,運營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員工人數也可以大大減少。
此外,他還告訴記者,運營商最為擔心的不是這些可控的業務開放,而是真正不可控業務的開放,比如IP電話。在美國、歐洲市場IP電話已經非常流行,當地運營商也都認可這種殘酷的現實,而且國際巨頭也格外關注這個領域,微軟的SKYPE明年將會發力。這種情況是中國電信運營商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放開IP電話,對主流運營商沖擊太大。其他業務的放開影響并不大。”
打破壟斷仍難實現
關于電信業引入民間資本的話題已經議論了很多年,從最早的《電信法》到今年正在制定的《寬帶中國戰略》都有涉及。但《電信法》遲遲不能出臺,《寬帶中國戰略》也一再難產。“看樣子要到明年了。”陳暢告訴記者,《寬帶中國戰略》還沒有明確的信息。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電信專家楊培芳告訴記者難產的原因是“頭緒太多”,9個綜合部門除了發改委,其他部門都不認可,沒有結論。“戰略一上升為‘國家級’就麻煩了,原本交給一個部門做就很簡單。”
此次試點方案就由工信部一個部門牽頭制定,現在看來進度還算比較順利。
2010年5月7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其中第9條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支持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加強對電信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推動資源共享。”
作為《意見》對電信領域的細化,今年6月27日,工信部下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詳細規定了民營資本可以進入的8大領域: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接入網業務試點和用戶駐地網業務;網絡托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申請通信工程設計、施工、監理、信息網絡系統集成、用戶管線建設以及通信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等企業資質;參與基站機房、通信塔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鼓勵民營電信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如果今年年底試點方案真能如約而至,規定民營資本進入的路徑、資質、監管,則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將“有法可依”,對電信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但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對于第9條當中“加強對電信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推動資源共享”,打破壟斷依然很難實現。
“從目前看,放開得好不好,取決于運營商意愿。現在網絡和用戶都在運營商手里,沒有外部因素,就無法造成真正的沖擊。”陳暢認為。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2《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3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4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5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6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7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8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9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10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