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際電子消費展中,鮑爾默演示的搭載Windows Phone7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出現了故障,一直都無法解決,后來,只好由員工為他換了一部手機。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件事似乎是微軟的“喪鐘”。
微軟也曾有過和蘋果一樣的光輝歲月。1995年,Windows 95發布的時候,為了率先買到正版操作系統,很多人從午夜就開始在專賣店門口排起長隊,情景和如今發布會后狂熱的果粉徹夜排隊等待新品如出一轍。
然而,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過分偏愛,讓微軟忽視了很多其他領域的好機會。Windows系統的成功,也滋長了微軟的自滿情緒。
2001年,蘋果發布了iPod音樂播放器,迅速走紅,微軟直到2006年11月14日,才推出了自己的音樂播放器Zune。該設備推出僅45天后,喬布斯便發布了改變整個通信行業的神器iPhone。Zune很快敗下陣來,并在去年10月前后悄悄消失。
當蘋果推出iPhone的時候,鮑爾默嘲笑:“iPhone沒有機會在市場中獲得很多市場份額。”蘋果推出iPad時,鮑爾默也對其嗤之以鼻。對于谷歌,鮑爾默曾說過這樣的話:“谷歌算不上一家真正的公司,充其量就是個連自己做什么都理不清的爛攤子。”
然而現在,那些曾經被鮑爾默損過的公司早已悄悄地趕上了微軟。
谷歌當前的賬面上已有500億美元資金,蘋果賬面資金已超過1000億美元,而微軟僅有580億美元。
平板電腦的發展更是迅速地將鮑爾默曾經為之得意的PC業務推向深淵。根據美國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的PC銷量8430萬臺,同比下滑1.1%,這是2009年以來,PC季度銷量的首次下滑。
Windows 8會是“救命稻草”嗎
“微軟的Wintel模式已經走過了巔峰時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已經與現實格格不入了。如果微軟僅僅是推出一個新的系統,寄望于再走以前的老路,沒有新東西,微軟很難再回到從前那個萬眾矚目的位置上。” 《中國電腦教育報》總編、《十年蹉跎:微軟王朝危機》作者姜洪軍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分析。
其實,早期微軟曾頗具遠見地開發過一些產品,但皆因高管誤判半路夭折。1998年,微軟內部就研發出了類似如今的觸摸屏手機的產品,但蓋茨不喜歡,他說:“這個東西的界面不像Windows,沒有觸摸屏,連Office都用不了。”“就因為這句話,微軟放棄了一次統領IT界的機會。”姜洪軍講了這樣的往事。“直到后來,喬布斯發明了iPhone之后,微軟才恍然大悟,原來智能手機并不是簡單的PC+手機。10多年前,他就曾經有機會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