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拼硬件非長久之計
2012-12-25 11:06 經濟參考報
業界人士認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根本因素應該是消費者,而不是技術;應該是人的因素,而不是物的因素。因為,人類創造或者利用任何技術的目的,不外乎是為自己服務,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便捷。也就是說,智能電視的未來將取決于消費者的選擇。
因而,家電專家、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智能電視落地難題不在硬件,而在‘軟’件上。智能的目標是為了讓用戶獲取更多的信息,改變過去同一時間必須看同一內容的形式,用戶點播取代被動的收看”。
這意味著,彩電企業應該從盡可能開發更高技術的產品,轉向為消費者提供最正確的產品;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也從盡量追求先進產品轉變成追求“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對此,洪仕斌也認為,過度地關心智能電視的普及速度,反而會使整個產業被“智能硬件綁架”,失去對“智能”的真確的理解———這種正確的理解不應該是“硬件性能多高、軟件應用多全”,而應該是“更靈活的適合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非刻板的性能指標的提升。因此,任何不以提升用戶體驗為目標的概念都是炒作,沒有用戶體驗上的巨大進步,再智能的設備都是多功能設備。
相關鏈接
樂視網推399元“雙核”機頂盒
□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在小米盒子被廣電總局叫停之際,樂視卻在近日推出了定位低端市場的“功能最強”智能機頂盒C1。
12月19日,樂視網聯合央視播控平臺推出了首款1 .5G雙核3D云視頻智能盒子C 1,價格為399元,聲稱要顛覆產業盈利模式。
前不久,小米公司聲勢浩大地推出了小米盒子,售價399元,但根據2011年國家廣電總局《持有互聯 網 電 視 牌 照 機 構 運 營 管 理 要求》,互聯網電視平臺實行“內容服務+集成業務”雙牌照管制,機頂盒產品必須與牌照持有方合作才能進入市場,而小米盒子并未獲得相關資質,因此在發布一周之后就傳言稱被廣電總局要求整改,暫停視頻內容服務。此時,一向定價較高的樂視盒子C1卻大打低端牌,業內人士分析,樂視此舉頗有深意。
據記者了解,樂視網之前推出過兩款盒子,價格均不低。其中的一 款 產 品T 1售 價 最低為1980元,并且用戶還要繳納每年980元的年費。而這款盒子C 1卻采取了“0+399元”的價格策略,即盒子C 1免費贈送,可終身觀看全網免費視頻,同時僅收一年的樂視網T V版獨家內容服務費399元(第二 年 起 用 戶 可 自 主 選 擇 是 否 付費)。不過在硬件配置上,C 1并不低于小米,小米盒子C P U是800M H z的單核,而樂視C 1則是1.5G H z的雙核,速度是一般單核800M產品的近4倍。此外,該產品還支持3D高清播放、擁有杜比音效認證和集成無線A P功能,這些都是小米盒子所沒有的。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方面還強調,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必須符合可管可控的規定。今年1月,樂視網與擁有廣電七大牌照方之一的中國網絡電視臺(C N T V )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開拓互聯網機頂盒市場。此次推出的樂視盒子C 1,只能鏈接至C N T V的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盒子與C N T V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之間是完全綁定的關系,集成平臺對終端產品的控制管理具有唯一性,每臺C 1都將擁有廣電總局發放的唯一編號。這顯然與之前的小米盒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樂視方面表示,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機頂盒都不符合廣電規定,且沒有在T V端播放的正版內容,如遇版權問題,這些機頂盒都將一無用處。樂視盒子不依賴于硬件賺錢,本身依靠硬件賺錢的山寨盒子將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樂視希望能夠藉此最大程度體現樂視“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系統優勢,顛覆產業的盈利模式。樂視致新高級副總裁楊芳表示,樂視此前堅持高價策略是為樹立高端品牌定位,培養用戶習慣,而隨著智能機頂盒市場的日益成熟,到了迅速占領市場的時機。這次推出顛覆式的“0+399元”價格策略,主要是基于對用戶需求的考慮,廣大用戶都希望以極高的性價比花費,去享受更多高清影視服務;另一方面,與傳統IT、手機、家電等硬件制造商僅靠硬件獲利區別的是,樂視可以依靠獨有的生態系統、盈利模式和營銷模式去獲取收入。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2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3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4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5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6《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7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8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9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10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