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2012年里,一款款超大尺寸電視讓消費者領略了超高清畫質的震撼。科技在飛速發展,新的技術將促使電視行業在新一年里取得更多成績,“超高清電視”成為未來電視發展的新趨勢。甚至,業內人士認為,電視機即將進入“超高清”時代。 在經歷了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等一系列針對系統應用的發展熱潮后,全球各大彩電企業終于達成共識,重回電視最本質的內容畫質上來。雖然,目前在4K超高清顯示技術的研發上還存在挑戰,但沒有哪個廠商愿意停下腳步。因為誰更貼近這個趨勢,誰就將占據領導地位。
CES超高清或成王道
今年5月份,國際電信聯盟發布了超高清電視UHDTV建議,將物理分辨率3840×2160及以上的電視稱之為超高清電視。隨后,LG、三星、VESTEL、東芝、海信、索尼、夏普、康佳、創維等都紛紛都展出了最新的超高清液晶電視,一時間超高清已經進入了快車道,這種產品必將成為本月8日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產品展上人們議論的焦點。 三星將于CES 2013上發布一款110英寸的超高分辨率電視機。這將是三星的第二款超高清電視機。三星的第一款超高清電視機剛剛在上個月獲得CES創新獎,而它的尺寸也不過85英寸,與索尼、夏普、LG的超高清大作尺寸相仿。 而LG日前宣布將會在本月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上展出多款超高清電視面板和全球最高分辨率的4K 2K顯示器,以及一系列提供全高清分辨率用于智能設備的小尺寸面板。 無獨有偶,就在前不久,老牌電工設備制造企業西屋電氣公司也宣布將于今年CES展會上推出110英寸的巨屏4K電視,同時,西屋公司還透露該產品將采用LED背光源技術,雖然2013年CES展會尚未開幕,但各廠商關注的焦點已然隱隱若現。
價高或成短板
超高清電視機的像素超過800萬,相比之下,全高清電視的像素現在只有200萬左右。不過,目前妨礙消費者購買更清晰電視機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價格。 例如,索尼和LG已經推出了價格分別為2.5萬和2萬美元的84英寸(64寸)超高清電視機。東芝則宣布,將在日本推出一款55英寸的超高清電視,價格為75萬日圓(8,700美元)。超高清電視售價不菲的原因是,其使用了一種新型液晶顯示面板,它需要零部件制造商提供精密度更高的產品。到目前為止,這類面板的生產效率仍然很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質量預計會逐步提高。
一些行業觀察人士對超高清電視機的高端價位并不擔心,因為新技術的價格往往都會很高。這些觀察人士認為,高清電視、手機和其他產品最初的價格都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但是隨著價格的降低,這些產品都變得非常搶手。他們還說,消費者已經能夠認識到電視、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具備更高圖像清晰度后的優勢。 研究公司NPD DisplaySearch的北美電視機市場研究部門負責人加尼翁(Paul Gagnon)表示,消費者愿意為自己理解的技術花更多的錢。人們很容易理解電視畫面的清晰度更高是怎么回事。
盡管如此,人們仍然有理由對該技術表示懷疑。自從高清電視機的銷售在過去10年達到最高潮以來,電視機生產商們一直試圖讓價格和利潤率無情下滑的速度放慢下來,它們紛紛推出帶有3D顯示或網絡接口的高端機型。這些技術已經成了主流電視機的必備性能,但是并沒有逆轉電視機價格下滑的趨勢。
高清頻道太少 市場待開發
UHD超高清電視的上市,一時間引發了極大的市場期待。不過,業內部分人士認為,上市之初唯恐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高清頻道比較少。在現有的廣電節目體系中,高清頻道數量只有十幾個臺,并且收視費用比普通機頂盒的價格要高,即便消費者買回來4K 2K的超高清電視機,恐怕也難“找米下鍋”,超高清電視機一時間難以有完全施展的空間。 同時,過早地購買超高清電視機的消費者需要將就著看為配合這類電視機的推出而被“高清化”的普通電視節目,不過支持現在就購買超高清電視機的人則稱,經過“高清化”的電視節目,其在超高清電視機上的畫面質量比在高清電視機上要好。
“超高清”成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消費者正在呼吁推出尺寸更大的電視機。高清電視機在本世紀剛剛面市時,大多數電視機的屏幕為30英寸左右。 幾年前,市場上大部分電視機的屏幕已超過40英寸甚至50英寸,電視機制造商也在這時推出了全高清顯示屏,其像素是普通電視的兩倍。如今,電視機屏幕不知不覺已經超過了60、70英寸,制造商們又想要推出屏幕更大的電視機了。
超高清電視機的另一個特征是“4K”顯示器,即屏幕橫向大約有4,000個像素,約為高清電視機的兩倍。 更高的像素密度可以使用戶在坐得較近的時候看不到低分辨率電視機上時常出現的“像素化”效果。另外,高像素密度還可以使用戶將電視機用于閱讀新聞等新的用途。 一位知名家電廠商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屏幕尺寸變大的趨勢繼續展開之際,讓畫面從任何距離觀看都顯得越來越真實,是一種寶貴的能力。他說,這是一種自然過渡。 據NPD DisplaySearch估計,到2017年,超高清電視機將只占全部LCD電視機銷量的2%,但在50英寸以上電視機當中將占22%。 目前,好萊塢已經開始接納4K攝像機和4K放映機。最近已經有大約60部電視提供了超高清版本,《007:天幕墜落》(Skyfall)便是其中之一。但如果影院沒有4K放映機,那么影片就跟普通高清電影一樣。
索尼去年推出了一款4K數字攝像機,并占據了4K數字放映機市場10%左右的份額。索尼表示,通過與好萊塢的合作以及對該技術的早期研究,它已經積累起業界最大的4K視頻數據庫。 索尼CEO平井一夫在4月份討論公司戰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后我們將繼續通過擴大、推出新的產品,將4K技術從專業應用推向消費應用。 一個重要問題是電視機生產商能以多快的速度把價格降下來。21世紀頭10年中期推出高清電視機的過程為預測價格下降的速度提供了一個模型。據NPD DisplaySearch的數據,2005年一臺40英寸高清電視的價格為4,800美元左右,到2012年已經降至560美元左右。
相互競爭的4K電視機生產商的數量應該不少,這有助于把價格降下來,至少從可預期的CES展覽的活躍程度來判斷情況就是如此。西屋電氣在展出常規尺寸電視機之外,還打算展出一款110英寸的超高清電視機。這款電視機將在一季度接受訂貨,價格尚未公布。
三星、夏普以及包括海爾和海信在內的四家家電廠商預計也將在今年推出超高清電視機。 雖然期望很高,生產商卻沒有把超高清電視機當作治療行業痼疾的靈丹妙藥。東芝戰略規劃部總經理西田厚聰(Atsushi Murasawa)稱,如果不改變消費者對電視機及其價值的看法,4K和之前的3D一樣,可能都不會給電視機生產商帶來多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