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運營商業務創新難
2013-01-14 16:13 賽迪網-通信產業報 &nb
【賽迪網訊】2012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批準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八大領域,其中移動轉售業務和駐地網被視為最大的突破。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公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標志著電信基礎業務大門正式打開。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虛擬運營商是重大利好,有人直呼“虛擬運營商來了”,而虛擬運營商進入市場對市場格局將會產生何種影響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虛擬運營商是指租用電信運營商的網絡,開展各類增值業務。與單純代理渠道不同的是,虛擬運營商不是單純批發轉賣電信運營商的產品,而是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后銷售給最終用戶。單就此項,人們有理由相信憑借虛擬運營商靈活開放的機制以及由此引發的創新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創新業務,從而進一步激發電信市場活力,從而對現有市場格局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然而,目前來看,這種目標很難實現。首先,在目前語音市場幾近飽和,通信業走下坡路的情況下,有多少企業有動力去做虛擬運營商。縱觀國際上成功的運營商幾乎都是在早期進入通信市場,通過語音產品創新向用戶提供更為便宜和方便的資費套餐獲得大發展。如今,通信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很多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在做OTT服務,這些互聯網企業繞過基礎電信運營商,其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最典型的就是騰訊公司的微信產品。因此,這些互聯網企業成為虛擬運營商的動力不大,如果一旦成為虛擬運營商,還要向基礎電信運營商繳納網絡租賃費,據分析,虛擬運營商的這部分指出占到成本的60%-70%。
其次,即使有興趣進入到虛擬運營領域的企業,其后續的生存發展也是這些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虛擬運營商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模式目前還停留在代理合作階段。如果單純依靠銷售運營商的產品,那與單純的代理渠道并無區別。虛擬運營商的競爭力也難以保持,無非就是為運營商增加了一個銷售渠道。而對于虛擬運營商最關鍵的業務創新,目前并無成熟的模式。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有意向進入虛擬運營領域的企業也意識到業務創新的重要性,但對于如何進行業務創新以及相關的方向并無成形的想法。即使撇開業務創新,單就目前情況來看,虛擬運營商在與運營商的合作中難免受制于人,因為核心資源掌握在運營商手中。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三星因價格壟斷被罰 “最高罰單”緣何被疑成
- 22013年影響小企業的七大技術發展趨勢
- 32012年9大不靠譜預測:科技大佬占7席
- 4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5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6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7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8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9《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10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