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梁振鵬表示,與基礎運營商比較,家電連鎖賣場有著明顯的優勢:首先家電連鎖賣場擁有粘性較強的客戶群體,客戶二次購物的比例很高;其次,擁有豐富的渠道及營銷經驗;第三,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均有良好的合作;最后,大型連鎖賣場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談到連鎖賣場涉足通訊業務,梁振鵬認為最大的考驗是能不能開發出受到用戶歡迎的移動通信產品,這是關鍵。
□背景 虛擬運營商試點將啟動
去年下半年,關于“虛擬運營商”的話題在業界被屢屢提及,而1月8日工信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的公布,終于讓醞釀多年的虛擬運營商業務起步將行。
虛擬運營商業務,在工信部的試點草案中被稱為“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指從擁有移動網絡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購買或租賃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并銷售給最終用戶的移動通信服務。
□前景 業務模式尚需觀望
試點草案并未對虛擬運營商可從事的業務作出嚴格的限定,這意味著今后虛擬運營商將可提供語音、數據、增值等多種移動通信服務,以后用戶或許能用上“蘇寧”、“國美”、“迪信通”的手機卡。
不過,通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認為,要從事語音通信業務,對于虛擬運營商來說,先期用于建設運維、客服等系統的投入會很高,而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價差所帶來的業務利潤空間又非常有限,因此虛擬運營商們像基礎運營商一樣推出全面業務的積極性不會太高。
對于今后究竟要從事哪些方面的虛擬運營商業務,申請企業也沒有統一的認識。一位賣場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現在說業務模式還為時尚早,一方面正式方案還沒有公布,不知道還有什么變數;另外,也不清楚試點開始后運營商們會給我們留出多少利潤空間,如果利潤很薄,那大家肯定沒興趣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