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習慣了用智能手機搜索附近的美食、查找交通線路,上網選購物品,不停地登錄社交網站記錄生活的每一個瞬間。也許,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忠實“粉絲”。
“在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的新時代,大數據就是像黃金一樣的新型經濟資產、像石油一樣的重要戰略資源。”中國科學院院士鄔賀銓在不久前召開的“寬帶中國與光纖通信”高峰論壇上介紹說,隨著移動帶寬技術的迅速提升,更多的傳感設備、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地接入網絡,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并且仍在以驚人的速度迅猛增長。
“在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帶動下,中國已步入‘大數據’時代。”鄔賀銓介紹說,過去短短的18個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增加了10倍,占到全球互聯網流量的10%,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數據中心”。
利用智能手機、計算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現代通信工具,現代社會人們不停地在向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務器發送數據、獲取數據。這些服務全依賴于“大數據”的支撐,其背后所涉及的定位、資料檢索、存儲、數據交換等一系列復雜的數據處理,正在對每一個領域造成深遠的影響。
鄔賀銓說,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全新的革命,龐大的數據帶來的量化轉變將在各領域迅速蔓延,沒有哪個領域能夠逃脫它的影響。
據有關機構測算,大數據已成為全球IT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2010年全球大數據以及相關的硬件、軟件和服務市場達到30億美元,2015年將超過17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速度超過50%。作為全球大數據產業的重要組成,中國大數據潛在市場規模未來有望達到2萬億人民幣。
身處“大數據”時代,中國正多方位布局“大數據”產業,各地政府、通信公司、科研院所、IT企業等都“摩拳擦掌”,希望能在這個大蛋糕里分到“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