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時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產品都靠進口;進入3G時代,我們有了自主創新的技術;4G時代,中國主導的TD-LTE技術已成為國際主流技術之一
人們常說,一個人如果能從事他最感興趣的工作,這個人一定是很快樂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也是屬于這樣的快樂的人。多年來,我一直從事移動通信工作,平時考慮的問題,談的事情幾乎都與手機相關。與人聊天,也特別喜歡聊與手機有關的話題。
移動通信得到快速的發展,手機從只有少數人使用的奢侈品變成生活必需品,手機的功能從移動電話變成隨身攜帶的電腦。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著名物理學家費里曼·戴森曾經說過:“技術革命就像一次次大爆炸,撕裂了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靜態世界,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轉速加快1000倍的新地球。”我想,如果說地球轉速的加快是由無數新技術成果推動的話,那么,手機一定是其中強有力的推進器。
信息技術一直在快速發展,創新產品不斷推出。在我們感慨信息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時候,新的信息技術產品還在源源不斷地產生,無休無止。我們說信息技術改變了人類生活,實際上是創新改變了人類生活。
想象力的到來
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08年年會上,我參加了一場關于手機的討論會。討論會的發言者大都來自電信和IT行業,包括谷歌的董事長埃里克·施 密特、NBC的CEO杰夫·朱克、索尼公司CEO霍華德·斯金格等。每個人都談了對手機的評價,談了對手機未來發展的預期。我在發言時說,手機能使人看得 更遠,聽得更遠,說的聲音傳得更遠,也就是說手機延伸了人的眼、耳、嘴等器官的功能。相比之下,沒有手機的人就缺少了這些新的器官功能,因此,我們這個行 業應該把讓全球每一個人都有手機作為基本目標。這一觀點在會場上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記得有人補充說,未來手機不僅能延伸人的眼、耳、嘴的功能,甚至還能 延伸鼻子的功能。
盡管大家對手機做了各種各樣的評價和預期,但無論什么樣的評價都無法全面反映出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所帶來的深刻變化,無論什么樣的預期都無法全面估計到手機的無窮潛力。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每一次工具的變革都會推進社會的進步,而手機的變化過程就反映了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對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生活質量的巨大作用。
有時候,創新并非需要改變核心技術。2010年我去肯尼亞,當地的網絡覆蓋不太好,但是手機的普及率并不低,連農村都有許多人用手機。當地人告訴 我,他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有的地方手機信號不好,他們會設法爬到高高的樹上去收發短信。為什么? 因為他們要使用一項叫M-Pesa的手機銀行業務。爬樹發短信的人,是要把錢通過M-Pesa匯給家人,家人收到短信,就能到村里的小商店取錢,這是農村 地區唯一的金融服務方式。我們驅車到肯尼亞的農村做實地考察,看到許多農村小商店門口都掛著M-Pesa的招牌。我們好奇地進入一家小店,看當地人拿著手 機在小商店取款。 M-Pesa沒有使用特別的技術手段,只是建立了一個短信平臺,在沒有金融機構的農村實現了最基本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