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所言,“今天在智能手機創新所面對的諸多難題中,最受關注的還是操作系統。在新的生態環境下,手機操作系統已成為影響智能手機發展的關鍵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移動終端的性能特征�!�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由于最核心的資源——操作系統受制于人,如果未來谷歌操作系統開始收費,或不再授權三星使用,三星的品牌價值何在?因此,三星一直致力于研發操作系統,是在未雨綢繆。
短命的Bada系統/
在宣布開發Tizen系統之前,三星曾專注于研發自主智能手機操作系統Bada,并為其量身定制了應用程序開發工具包(SDK)。Bada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擴張得益于三星推出的7款Wave(瀾系列)智能手機,該系列已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可觀銷量。
三星電子移動通信業務部總裁申宗鈞曾在2011年Bada開發者大會上表示,“Bada是三星手機多平臺戰略中一項重要的創新之舉和關鍵組成部分,我們為它的成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們正在不斷壯大開發人員的隊伍,并創建惠及開發者和終端用戶的強大生態系統�!�
不過好景不長,Bada時代很快宣告結束。2012年年中,三星宣布將于2013年內徹底結束對Bada平臺智能手機的開發,運行Bada系統的設備也會逐漸淡出市場。
Tizen的未來待考/
在放棄了Bada之后,Tizen又一次啟動了三星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戰略。據了解,參與Tizen操作系統的合作伙伴中,除英特爾、松下、NEC等硬件廠商外,還包括日本Docomo、英國沃達豐、法國電信等移動運營商。
其中,最受矚目的自然是英特爾和Docomo。錯失布局移動端大好時機的英特爾,想要重回手機芯片市場,只能在此一搏;而后者是日本三大移動運營商中唯一尚未與蘋果簽約銷售iPhone的運營商,目前大批用戶正在流失。
對于三星開發新操作系統的動作,中國電信天翼空間產業鏈合作總監李旦表示,三星是傳統的硬件廠商,從生態體系角度看,一款新的操作系統要獲得市場份額是十分困難的,要讓其他手機廠商放棄成熟的操作系統就更難了。
知名經濟學家李克對記者表示,無論是在制造、服務還是貿易領域,三星一直是成功的跟隨者,要保持領先,或許需要更多的創新。
根據上一款操作系統Bada的經驗來看,Bada此前開發了應用平臺轉移最直接的教程和工具,但由于用戶數量過少,數千應用的商店無人問津,同時也沒有廠商愿意放棄現有的利益去冒險改變。在Tizen身上,三星或也將面臨類似難題。
RIM打開封閉大門或押寶黑莓10由“硬”轉“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