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搶票插件背后的利益局
2013-01-27 08:13 和訊網
12306之后,徹夜排隊的囧態被刷系統的焦慮所取代,而互聯網公司則順勢推出了不同版本的“搶票插件”。將插件鑲嵌在瀏覽器上,自春運以來,金山、360們運作得風生水起。看似為用戶帶來方便、操作簡單的一款小小插件,背后卻隱藏著一場關于瀏覽器的爭奪戰。
一場關于“搶票插件”的爭論成為今年春運網上訂票的新焦點,數家瀏覽器廠商推出內含“搶票插件”的產品,有人借此搶票成功,而與之相伴的卻是人們對訂票公平性的質疑。而在“搶票插件”的背后隱藏的卻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瀏覽器之爭。
“瀏覽器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正在變為重要渠道,一家企業控制了瀏覽器,就控制了流量流向,便于推廣自身業務。”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頭號博主、著名獨立IT評論人的洪波1月24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這是各廠商推“搶票插件”瀏覽器的核心原因。
互聯網企業的堅持
“我們接到過口頭通知,但沒有正式文件,產品還在正常使用,這一產品2012年年初我們就有,不過今年比較熱。”1月22日,360公司相關人員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
同天,金山網絡一位相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稱,“我們沒有受到影響,15日當天我們將該服務遷移到新浪云上。”
這是360與金山網絡對于叫停“搶票插件”瀏覽器的回應。就在此前,有關瀏覽器捆綁插票軟件的新聞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金山網絡、360以及搜狗等各家廠商紛紛對自己旗下的瀏覽器推出“搶票版”。
據悉,瀏覽器安裝“搶票插件”引起了鐵道部相關部門的關注。1月18日有消息稱,鐵道部向工信部投訴各大瀏覽器使用搶票插件,工信部通知瀏覽器廠商,要求停止使用搶票插件。
不過就在本報記者向這兩家瀏覽器廠商了解具體進展時,新華社有報道稱,“工信部否認"強制叫停"搶票插件。”該報道稱,考慮到搶票插件可能給鐵道部售票系統帶來較大壓力,電信管理局市場管理處于1月18日晚與3家互聯網企業電話溝通,要求企業關注網絡情況,采取措施,避免影響售票系統正常運行。但“強制叫停于法無據,電話建議不是強制性的。”
“截止到今日,使用獵豹瀏覽器春運搶票版買到火車票的用戶已超過百萬。”1月22日,上述金山網絡相關人員對本報記者介紹稱。同天,360公司相關人員對本報記者稱,“現在570萬用戶成功用360瀏覽器訂票。”
不過雖然工信部最終未叫停“搶票插件”,但鐵道部運輸局局長程先東1月22日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表示,“利用搶票軟件搶票,就像是在道路上駕車闖紅燈、逆行。這種現象肯定比別人跑得快,卻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使大多數人的行車速度慢了下來。”
對此說法,360公司在1月23日給《華夏時報》記者發來的聲明中表示反對,并將堅持為廣大用戶提供360瀏覽器搶票專版和360手機衛士的電話搶票服務。360公司認為,搶票軟件不是“闖紅燈”,而是幫助用戶更快地“綠燈通行”,如果鐵道部12306網站做得足夠好,用戶也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搶票軟件。
是不是打亂秩序
對于今年的春運,發改委于2012年12月27日公布消息稱,2013年春運從1月26日開始,至3月6日結束,共計40天。
而對于購票網站12306今年的情況,1月22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朱建生對外介紹稱,重點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改進。一是技術方面,重點對系統架構進行了優化,對硬件設備進行了擴容;二是管理方面,為避免大量旅客在互聯網排隊購票,把原來的4個時間節點放票改為10個節點放票。同時,互聯網和電話訂票預售期延長至20天。
“去年的設計能力是一天100萬張,15日售出了265萬張票,但我們的設計能力要比這個量更大。”朱建生對外稱。
不過雖然如此,巨大的訪問量對12306還是嚴峻的考驗。有統計數據顯示,近期以來,12306訂票網站流量每天增長超過20%,高峰時每秒有20萬人同時在線,一天內共有1700萬人次登錄,日點擊量高達15億次。如1月15日,鐵路12306購票網站被點擊15.1億次;1小時最高售30萬張票。1月16日,12306網站售票高達285.5萬張,連續3天刷新了今年春運車票開售以來互聯網售票最高紀錄。
根據鐵道部運輸局有關負責人對外介紹的情況,開始發售春運車票以來,鐵路日均發售車票652.7萬張,同比增加105.4萬張。
對于“搶票插件”,朱建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個軟件對我們(12306)網站產生大量自動查詢、刷新,然后自動提交。這塊對消耗資源還是很有影響的。”他同時比喻稱,“就像在一條步行街上,人們都是走路,你非要騎個自行車或者開車,整個秩序就被打亂了。”
不過金山網絡市場部總監金磊則對外表示,“從技術角度解釋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只是模擬了一個普通人正常的刷新這個12306網站的行為,大概平均每5秒一次,和普通人的行為是完全一樣的。而且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實際上軟件很有可能降低對12306的壓力。因為在買到票之后,就不會再訪問12306網站了。如果沒有買到票,就會反復不斷地訪問,反而會帶來很多無謂的帶寬壓力。
他同時反駁稱,“比如電話訂票,有人用自動撥號功能的手機可以不停地撥號訂票。但沒錢的人只能用普通電話撥號、掛掉再撥號。這個你說公平嗎?”
利益局
搶票插件的錢經
“瀏覽器捆綁導航頁收費,構建出"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這在其他國家沒有。”中國互聯網頭號博主、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1月24日對《華夏時報》記者稱。
資深互聯網從業者、云云網市場總監程天宇持相近看法。1月24日,程天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最基本也是最被資本市場認可的就是廣告,而廣告的收入直接取決于流量的大小。瀏覽器是網民上網必用的一個應用,直接從瀏覽器把網民帶到含有廣告的頁面,如導航頁就能增加廣告收入,這就是瀏覽器的重要性。”
洪波同時認為,時下各廠商推“搶票插件”的“核心原因”在于瀏覽器市場的爭奪。“瀏覽器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正在變為重要渠道,一家企業控制了瀏覽器,就控制了流量流向,便于推廣自身業務。如360瀏覽器捆綁導航頁,使導航頁取得廣告收益,同時其推出的搜索也依賴瀏覽器,如無瀏覽器360搜索很快實現10%的市場份額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這從此前“3B大戰”后搜狗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去年8月份,360低調殺入搜索市場,隨后引發與百度之間的激烈競爭,形成所謂的3B大戰。當時業內普遍估計360進入搜索市場可能對搜狗影響最大,甚至沖擊到搜狗當時的市場份額。
不過在2012年11月6日搜狗的第三季度財報溝通會上,搜狗引用據第三方統計機構CNZZ的數據介紹稱,搜狗搜索的流量份額從去年6月份的7.4%增長到了9月份的8%,不但未受影響還略有上漲。
“搜狗流量來源主要是自家瀏覽器,與360完全不重合。而百度在360瀏覽器中的流量被360吃掉了。因此盡管有新的競爭者加入,搜狗搜索的市場份額未受影響,反而拉近了與百度的差距。”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當時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瀏覽器是互聯網用戶的入口。”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李智此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更表示,瀏覽器市場正在進入新的競爭形勢,有新的商機,互聯網廠商希望在這塊“撕開一個口子”。
2012年4月,360公司的競爭對手之一金山網絡也宣布要進入瀏覽器市場,當時金山網絡CEO傅盛并稱金山的瀏覽器定名為“獵豹瀏覽器”。當年6月19日,金山網絡獵豹瀏覽器對外正式發布。
有觀點認為,目前來看此次“搶票插件”風波讓金山“獵豹瀏覽器”受益頗多。流量監測機構Alexa的數據顯示,受搶票版的影響,獵豹官方網站liebao.cn在過去一周日訪問量大漲390%。在資本市場上,金山網絡的母公司金山軟件(3888.HK)1月22日的股價比前一交易日大漲約9%。交銀國際(BOCOM International)在一份投資報告中分析稱,推動此輪金山軟件股價上漲的原因是獵豹瀏覽器搶票版。
旁觀
12306億元升級費效果存疑
“從這個網站的基礎架構和信息處理能力來看肯定是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特別是在這樣規模的投資之下,”一位從事電信行業系統集成工作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使春運這樣的購票高峰,按照這樣的投資規模,其服務器的處理能力也完全可以應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引發遲滯乃至崩潰的狀況,所以首先從基礎架構來說這個網站肯定是做得非常差的,而在硬件配置上是否存在其他問題也值得深究。”
在12306出現之前,大量的“內部票”和“黃牛黨”的存在曾經給購票帶來了相當大的不公平現象以及內部操作空間,而12306的出現雖然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這種現象,但卻帶來了新的問題。
12306網站的建設由鐵道部下屬的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主導,聯合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極股份(002368,股吧))、同方股份(600100,股吧)有限公司(下稱同方股份)共同參與建設。
早在2010年,太極股份就參加了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信息系統一期工程項目建設。隨后,2011年又承擔了二期工程互聯網售票部分的建設。
在網站剛上線之初,便經歷了諸多的技術性問題,而2011年6月便開始出現系統崩潰的狀況,2011年底,隨著T字頭以及K字頭列車陸續進入該系統,登錄難、扣款不出票、注冊身份信息重復以及購票所需時間冗長等問題一并暴露出來。
為此,鐵道部對12306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即為“新一代客票系統一期工程項目”。曾經在2010年中標“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信息系統”一期工程的太極股份再次中標,中標金額從前一期工程的4895萬元提升至1.99億元,太極股份將負責第一生產中心軟硬件設備集成、機房強弱電布線系統和監控系統。根據同方股份發布的公告表明,其時亦獲得了總價值1.3億元左右該系統的份額。
但去年9月底,剛剛完成升級的12306再次倒在國慶長假的購票大潮中。
而根據一位網絡爆料者通過微博公布的信息顯示,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后來又與太極股份簽訂了兩份購買合同。這兩份合同分別為《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信息系統鐵道部級一期工程》和《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信息系統鐵道部級二期工程互聯網售票系統》,金額分別為5451.656萬元和14695.6550萬元,合計為2億元。
按照目前公布的投資金額,12306總投資達到了5億元左右,但歷經多次升級之后的效果顯然并沒有得以體現,反而卻因為被多家第三方公司開發的“搶票軟件”成功“搶風頭”而進一步引發了對其系統安全性的質疑。
而據業內人士透露,太極股份盡管全程參與了12306系統的建設,但主要的方式是系統集成,其采購的軟硬件產品中相當大一部分來源于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旗下的中鐵信和中鐵信金快公司。
“有關系的企業拿項目不做產品,而是把產品分包出去給別的企業來做,承包商賺取產品利潤,分包商從項目中獲得利潤的大頭,這是普遍發生在建筑、通信等行業的運作方式,但像鐵道部這樣明目張膽地由自己下屬企業來承包自家項目的方式還是有些過于夸張了。”一位從事電信業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塞班系統“死亡” 諾基亞時代徹底結束
- 2聯通技術人員單價1萬倒賣信息 內部管理機制受
- 3霸王合約機難省錢 不開發票維修遇困
- 4工信部否認叫停搶票插件 強制叫停于法無據
- 5三星因價格壟斷被罰 “最高罰單”緣何被疑成
- 62013年影響小企業的七大技術發展趨勢
- 72012年9大不靠譜預測:科技大佬占7席
- 8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9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10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