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中國不少零售企業已經感到了經營的寒冬:利潤率下滑、銷售額增幅大幅下降。然而母嬰用品領域卻是一番春意盎然,比如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童裝年銷售額達到40億元,十月媽咪年銷售額達10億元。有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年均誕生1,600萬名新生兒。中國新生代母嬰群體人均年消費為5,000~18,000元,到2015年,中國母嬰市場總量將達到2萬億元。
盡管母嬰市場的消費力龐大,但親子網戰目前仍只是細分為兩種類型為主:電子商務導向以及內容資訊為主兩種。去年電子商務類的親子網站硝煙四起,知名網站紅孩子被收購,京東、當當、蘇寧易購的母嬰頻道上線……而以內容資訊為主打的親子網站則基本已經劃分了明確的市場定位,但如寶寶樹、搖籃網、媽媽網、媽媽說會員規模在數百萬人次的親子網站,在過去兩年微博興起、移動互聯網來勢洶涌的市場環境下,也走出了各自的轉型路。
兩年前,福布斯中文版記者采訪興起于廣州的媽媽網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穎時,這個母嬰垂直門戶網站被稱為“本地媽媽自己的網站”,已經在在全國40多個城市落地開花,會員人數達到600萬人,廣州地區會員人數超過60萬人,每年在各大城市舉辦近2,000場線下活動。
兩年過去了,再次回訪劉穎時,她詳細剖析了過去一段時間媽媽網的轉型之路:城市拓張放緩,集中精力做好已開發的幾十個城市的本地化生活資訊內容平臺,將它做深做強;在移動app領域專注于專業化親子內容,分享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機會。收入上本地消費商戶與全國品牌并重,在會員數增長約130%的情況下,廣告收入約是兩年前的5倍。
2011年6月,媽媽網正式獲得騰訊的5,000萬元風投融資,由此開始引起外界關注,而媽媽網也順勢推出了百城計劃,深耕各地城市生活資訊社區,并且擴建團隊、以及加強技術力量。
不過劉穎卻對福布斯中文網坦承,目前的百城計劃已經基本終止。經過一年多的摸索與調整,目前媽媽網的站點基本固定在全國30多個省會城市。
她最終作出這一決定并不是因資金或是收入來源無法支撐——至今騰訊的5,000萬風投資金還躺在賬戶里沒有使用,而是由于作為本地化母嬰地垂直門戶網站,在許多三四線城市很難找到既了解母嬰資訊網站特點,又懂互聯網的人才,團隊建設跟不上,內容及經營必然有所欠缺,大規模復制并無意義。
所以,針對二、三線城市的媽媽群體用戶,媽網準備用一個全國站媽媽網來覆蓋它們,形成全國站覆蓋,重點城市站獨占的局面。
媽媽網的創始團隊基本來自于快消品行業,而媽媽網最早也是從一個廣州的媽媽交流qq群演變而來。因此從一開始媽媽網就與與眾多母嬰類網站主打母嬰產品銷售不同,她們既不打母嬰消費,也不去主攻育兒知識,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去“切蛋糕”——即從擅長的社區消費入手,主打媽媽們的各種資訊分享需求。
媽媽網的信息分享不是以咨詢而是以一種分享的模式發生的,帶給網友的信息都是會員們實地消費后的感受;媽媽網上的信息不僅有親子類的,還涉及到家裝、購物打折、旅游等城市家庭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
她透露,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過去兩年對于媽媽網中談天說地、本地公眾話題等板塊的沖擊較大,不少網友會將分享、討論的內容轉移到比如微博、微信上。
媽媽網一方面通過增強了消費分享話題的內容服務來應對。比如在海淘興起時推出了海淘天地、代購板塊以及港澳購物分享等板塊,此外針對本地消費者則重點加強打折資訊、網購秀場、買房、裝修、旅游、早教培訓等話題板塊的內容服務。媽媽網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單一的母嬰垂直社區到本地化媽媽群的互動式生活資訊社區的轉型,并且基本解決了盈利模式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將積極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新機會,目前有多個親子應用在研發中,搶占移動互聯網上的親子平臺。
劉穎表示,媽媽網目前是兩條發展的主線,一是繼續堅持做親子垂直社區,把親子類生活服務信息做深做透做專業;另一條是在各主要城市,沿著網友的需求,發展多元化的生活需求類的業務和內容板塊,做本地的生活消費社區資訊分享。而針對移動互聯網,媽媽網的app前期會主打本地的育兒、入學資訊等較為專業的內容。
她透露,目前媽媽網在一線城市會面臨較多的大型網站之間的競爭,但是因為媽媽網的信息分享不是以咨詢而是以一種分享的模式發生的,而且能滿足媽媽們各個不同時期的資訊和互動需求,因此不會像其他母嬰網站一樣在孩子3歲后,媽媽會員的黏度就迅速下降。
而在二線城市,媽媽網的推廣則更容易進行,因為很多二三線城市缺乏內容豐富的本地化媽媽群生活資訊服務,其廣告形式也可以采用線上線下互動營銷、廣告植入、直接投放等多種靈活方式。比如通過媽媽網進行的品牌試用品派發活動,其效果能比大型連鎖超市還理想。因為上述特點,媽媽網破除了城市論壇難以異地復制的魔咒,相比19樓、籬笆網等其異地網站的用戶活躍度一直很高。
目前媽媽網的廣告來源中,有50%來自于全國性的大品牌,比如奶粉、尿片等生產商,還有50%來自于本地的中小商家,比如媽媽網的廣州通商家聯盟,每年能簽數千個的訂單。而在本地商家中,因為媽媽網內容側重于生活消費類的資訊,因此裝修、地產、醫院、早教、培訓、有機農業的廣告占主流。目前,本地商戶呈現出來的生命力極為強大,收入增長很快。
目前在媽媽網的異地擴張中,不再采取以往的直接培養經營團隊的方式,而是與不同地區的互聯網推廣公司或者原有的母嬰網站合作,由媽媽網負責內容維護,當地合作伙伴負責市場推廣及日常經營。
例如在無錫、昆明、成都等城市媽媽網現在均采用這種形式落地,以無錫媽媽網為例,在引入當地合作伙伴后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數百萬元。
媽媽網的后續推廣依然以口碑營銷為主,做好現有網友的服務,以及做網友最需要的內容,再通過搜索引擎或者品牌活動找到需要這些內容的人。媽媽網短期內都不會從事電商業務,其目標僅是做好自身的媒體平臺,增強用戶黏性,保持穩定增長的廣告收入。
除了像媽媽網這樣從母嬰垂直社區轉向媽媽群本地化生活資訊門戶平臺的親子網,還有不少育兒資訊網站是開發線上線下的教育產品或運營B2C電子商務產品。
主打0-6歲育兒資訊的搖籃網,最為出名的是其《成長階梯》系統,它擁有300萬份的測評記錄,能為家長提供個性化的育兒指導。基于這個系統,搖籃網與計生局以及各地的線下早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整合各地與母嬰相關的地面產業鏈。而搖籃網除了提供在線早教服務外,也開辦了連鎖早教中心“1+1優寶貝”銷售的主要是專業網站多年積累的專業育兒知識和整合的專家資源,包括在線一對一的專家收費服務等。
此外,搖籃網還會定期發布包括母嬰品牌購買、全國幼兒父母教育投資等專業化的年度調查報告,進一步強化其“以母嬰教育為中心的線上平臺“這一專業化定位。搖籃網的CEO高翔曾透露,搖籃網在2010年底已經實現盈利。
另一母嬰網站寶寶樹則在近年來曾經做過多種嘗試。它曾經試驗過線下的早教中心、個性化定制資訊、社區廣告等,2010年主打“米卡”的多媒體付費雜志早教包,用戶按年訂閱,早教包包括實體玩具、故事繪本、家長手冊、給孩子觀看的DVD以及互動游戲。寶寶樹的設想是希望米卡能成為僅次于“巧虎”的早教產品之外,將為公司貢獻40%的營收。2012年寶寶樹曾經與紅孩子聯手推出一號登錄,希望將流量轉化為銷售力。年末又針對海淘興起,推出海外閃購的平臺“楊桃派”。
經過4年的用戶規模爆發,目前的廣告商以及對母嬰垂直資訊網站的傳播力確立認可,比如寶寶樹就曾經透露,2011年大型品牌商線上廣告的比例低于5%,但2012年已經超過20%。
劉穎表示,對于現在的互聯網來說,人口紅利已經結束。相對于6億網民的市場規模,個位數的增長率幾乎變成自然增長,單靠新增網民數量不足以支撐公司業績如以前那樣快速增長。對于大多數親子網站來說,現在會員規模以及發帖數量已經不再像前兩年一樣會繼續以翻倍的規模的增長,比如目前媽媽網的會員人數約1,400萬人,大型地方站點日均發帖約數萬個,均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用戶增長放緩,獲取新用戶成本提高,因此提高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才能繼續保持公司業績增速。雖然媽媽網在過去兩年深耕城市僅維持在30多個,相比兩年前還有所減少,會員增速也從此前的每年一倍降低到年均50%的左右的增長,但收入卻翻了近5倍。
她認為未來親子資訊網站未來要比拼的關鍵將是用戶體驗,也即如何在一個有公信力的平臺上,進行理性的傳播和感性的溝通。而包括媽媽網在內的從業者,都還在尋找更成熟的盈利模式,市場還遠遠未到能分出勝負的時候。
【想看更多科技獨家爆料嗎?關注騰訊科技微信官號吧!每晚8點還有美女主播為你趣說科技。(微信號: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