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李開復(微博)的微博粉絲超越3000萬,一躍成為微博“一哥”。關注他的人之所以多,是因為他總是走在趨勢的最前沿,并且愿意與粉絲一起分享思想智慧。在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李開復,他對2013年移動互聯網的趨勢進行了分析,并對這一領域的創業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中國經營報》:2009年你是最早看好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人,接下來幾年的預測也都比較準確。你如何看2013年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
李開復:移動互聯網接下來的發展有5個比較大的趨勢:
第一,移動互聯網智能設備的數量今年可以向5億邁進,就像以前PC數量的增長,這會帶來巨大的機會。
第二,競爭越來越激烈。巨頭、大的互聯網公司會把更多的資源投入移動互聯網,同時更多的創業者在進入,同質化競爭愈加激烈,把別人的成功案例拿來改改已經不夠了。
第三,渠道整合。移動互聯網的渠道比較單一,主要依賴應用商店,渠道的增長沒有用戶和產品增長的速度快,這意味著創業者獲取流量的成本在增加,我相信接下來會有少數品牌渠道的出現,而流量和渠道的運營也會更精細化。
第四,貨幣化的完善。虛擬貨幣的模式在游戲行業已經基本成熟,讓我們欣慰的是,隨著多個千萬級移動應用的出現,非游戲貨幣化模式發展得比想象中要快,一些國際品牌已經愿意投放移動廣告了。
第五,數據化創業。之前不管我們創新的點子從哪里來,基本都是精英創業的過程,剛開始做小規模運營,然后再在過程中分析用戶需求。但在大數據時代,創業者可以通過已有的公開數據挖掘用戶需求,找到創業方向。
《中國經營報》:2012年,隨著微博、微信在移動端的成功,我們看到傳統的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占位基本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新創業的企業應該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李開復:今天才想到做移動互聯網太遲了。但也不是沒有機會,只看著后視鏡,看新浪、騰訊在做什么肯定不行。他們的資源龐大,已有的彈藥豐富,他們看上的領域會勢在必得。
現在看起來,一方面,做大的社交平臺的創業機會其實比較少。但是小公司可以依賴這些平臺快速獲取用戶,比如我們投資的啪啪,大家應該把大平臺看做獲取市場和用戶的渠道。另一方面,在一些窄眾的垂直領域也許會有社交平臺的創業機會存在,找一個平臺還沒有做的空隙去創業。此外,不要總是“入口思維”,需要換思路。比如企業級應用也是很重要的,在美國上市公司中,開發企業級應用的比開發消費級應用的要多。今天正在發展的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會不會帶來一些機會,打破以前國內企業不愿意、不喜歡付費的局面?創業者可以嘗試著做一些好的企業應用出來。
《中國經營報》:2012年,不少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取得了飛速增長,騰訊微信、新浪微博、360安全衛士等應用都有很高的用戶數,但同時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商業化的難題。你認為2013年商業化會有重大突破嗎?
李開復:這個真的不用擔心。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在復制過去PC互聯網的成長過程。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可能有些泡沫,就像是2000年~2002年左右的PC互聯網,但是它還有移動的特質,發展也更快速,比當時PC互聯網的發展快3~4倍。對于2013年商業化的進程,我認為還需要一點時間,不會很完美,但一定會超出大家的預期。
2013年,游戲、虛擬貨幣會有很大的增幅,門戶入口會看到一定的成長,O2O也會看到一些亮點,特別是在打車、定餐等方面。廣告可能會慢一些,雖然已經有品牌廣告愿意投放移動廣告,但廣告主的認可還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投資的50家公司當中,有幾家已經在過去三個月中開始實現贏利。預計到年底能有十幾家實現贏利。
《中國經營報》:經過三年多的投資經歷,能不能談一談你如何選擇創業者?
李開復:第一,創業者必須有對產品和創業領域的熱情。你必須深深地愛著你的產品,熱愛鉆研你的領域。我們并不想找一個只想賺錢的投機型團隊,如果你想做一個旅游的產品,可是你本身不熱愛旅游,你如何說服投資人信任你。
第二,創業者必須對相關產業和領域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比如說,你想做一個移動設備上的社交產品,那么你必須能夠說出幾大知名移動端社交應用的優劣勢。當然,你要懂得比我們團隊多得多才行。畢竟這是你最愛的東西,你對產業的熱愛,會讓我們覺得你更加可靠。此外,有優秀的產品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創業者必須有很強的執行能力。如果是僅會寫很漂亮的PPT,商業計劃書,嘴里講的很美,即使面試的時候會很加分,但最終考核還是有問題。口齒不清晰是ok的,但是做事不扎實,不能落實是不行的。
第四,創業者最好是一個富有吸引力、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因為創業的過程會出現各種挫折,所以你必須能夠凝聚團隊,碰到問題但能讓團隊保持信心,感到幸福,保持團隊特色。無論你性格如何,你得做到讓團隊可以死心塌地地跟隨你。
《中國經營報》:在幫助這些創業者的過程中,你有什么要告誡創業者的?
李開復:產品經理和創業者都是必然的樂觀者、自信者,要不然你不會來創業,雖然我們都知道創業者一百個里只有一個成功,但是所有創業者都認為自己有80%的機會,都不認為自己有1%的機會,當然這必然面臨落差。有些人在創業一段時間以后發現有些事情不如自己想象的好,一方面來自于自己可能過于樂觀、過于自信,另一方面來自于對行業思考不夠成熟,或者行業轉變得太快,也可能來自于心態方面的挑戰,聰明人有很多點子,有了點子就舍得放棄,這些心態也會帶來很多挑戰。
在投資的公司里,當初感覺到可能會有挑戰的公司,結果挑戰都發生了,當初覺得這個領域可能會有巨頭殺入的,所有想象到的問題都發生了,還有很多沒有想象到的問題也發生了。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一定抱有平和心態,要善意調整。另外,創業者需要冷靜的評估,達不到指標的時候,嚴格地問自己為什么沒達到指標,幫助創業者看項目可能是我們過去一年做的最多的事情,這個事情是吃力不討好的,有時候必須讓創業者走彎路,創業者真的需要有勇于自己放棄的能力,要對自己有非常高的要求,對自己的執行力要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簡單來說是五條:1.判斷未來趨勢,順勢者昌,逆勢者亡。2.最重要的成本是機會成本。3.關鍵在執行,魔鬼在細節。4.專注你的用戶,一切都會接踵而來。5.簡約聚焦,學會說不。
(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