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迭影) 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托管提供商Peer 1,發布了一款全新的應用程序“互聯網地圖”(Map of the Internet)。這款應用已向Android、iOS平臺開放,能夠對抽象的互聯網,進行直觀的3D可視化呈現。
網絡地圖(騰訊科技配圖)
據悉,目前“互聯網地圖”已經面向Android開放,而iOS版的應用,對iPhone、iPod touch和iPad作了優化。這款產品能夠對構成互聯網的節點,進行可視化展示——以圖形分布的方式,展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s)、互聯網交換中心以及幫助網絡路由控制的組織,比如大學等機構。
“互聯網地圖”如何工作的?
想要通過這款地圖找到自己的“路徑”,用戶需要在指定區域,輸入特定域名、企業以及ISP提供商進行搜索,而不同的組織類型以不同顏色區分。比如,“大型ISP”以淺藍色表示,“小型ISP”是深藍色的,而“大學”則是亮藍的。你也可以搜索Twitter、Facebook,并且查看它們在互聯網上的位置。
應用界面(騰訊科技配圖)
此外,“互聯網地圖”還有擁有互聯網時間軸功能,可以展示關鍵的時間點,比如MySpace的發布,iTunes首次向公眾開放等。
應用界面(騰訊科技配圖)
而作為一款互動式的3D地圖,用戶可以放大、縮小或是旋轉虛擬的地球,點擊節點就能顯示更多周圍的信息。用戶甚至可以從自己所屬的網絡,跟蹤路由一個節點,并能夠獲得實時數據,計算數據在兩點之間的傳送時間。
應用界面(騰訊科技配圖)
Peer 1表示,這個應用“是為主機行業、學術界以及每一個對網絡和互聯網基礎設施感興趣的人”設計的一款教育工具。根據從互聯網數據分析合作協會(CAIDA)獲得的數據,進行互聯網拓撲結構,并且向用戶介紹從建立之初到現在的互聯網演化歷程,描繪了22961個自治系統節點,以及50519個連接。
Peer 1 Hosting的高級副總裁羅伯特·米金斯(Robert Miggins)表示,"人們對互聯網引擎的工作方式都很好奇,而使用這款應用,用戶可以輕松地觀察到抽象的互聯網結構,并且直觀地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
雖然“互聯網地圖”可能并不太可能會停留在用戶的桌面主屏幕上,成為一款日常基本應用程序,但使用它來探索互聯網,并了解它如何工作,仍然是件非常有趣的事。而這些,實際上只是谷歌(微博)倫敦網絡實驗室“數據追蹤”(Data Tracer)項目的一個縮影,在這個項目中,世界上所有的物理存儲在線信息,都被標注出來。這一項目旨在幫助演示WebGL——這個先進的基于網絡的圖形庫,目前已經在很多瀏覽器中使用。
現在,iOS和Android的用戶,都能夠下載對應版本的“互聯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