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成垂直電商生存之道
中小B2C企業活下來就是幸運。實際上,1號店董事長于剛對其前景很看淡。于剛對騰訊科技表示,那些沒有國家資質門檻,又標準化商品的垂直B2C企業很難生存。國內這些企業將是大平臺收購目標,要想獨立生存,必須具有很強專業化。
好樂買創始人魯明并不完全同意于剛的觀點,他對騰訊科技表示,電子商務說到底是零售,零售中有沃爾瑪、家樂福,也有中小超市,還有路邊攤。零售市場足夠大,垂直B2C一樣可以生存。中小垂直電商無法生存的說法都是基于理論。
魯明也坦言,中小垂直電商以前太浮躁,現在沒有足夠的資金,只能提前回歸到理性。好樂買當前最重要的是活下去,低頭做自己的事,少說話,同時注意省錢。好樂買也會進行廣告投入,但與一兩年前的投入不同,好樂買只會在接近盈利時才加大廣告投入力度。
如今好樂買已入駐京東、天貓等平臺。百麗旗下電商優購也不再把垂直電商作唯一方向,而是做垂直品類渠道品牌。京東高級副總裁徐雷對騰訊科技表示,中小B2C企業都在多條腿走路。今年非常多的垂直B2C加入到京東店慶月活動,這跟京東往年完全不同。
據騰訊科技了解,今年上半年是垂直電商最艱難的一段時刻,全國零售行業依舊低迷,又無雙十一等大型促銷活動,不少電商企業在支出增多的情況下,主站銷量還出現下降。類似京東6.18店慶等活動則被不少中小B2C視為拉動銷量的重要動力。
實際上,當前垂直電商風頭被綜合B2C搶去,不過,隨著綜合B2C發展,聚集用戶越來越多,用戶要求個性化越來越強,垂直電商依然有很大的用處。派代網CEO邢孔育(微博)表示,垂直電商最重要的是服務和品類差異化。今年是電商綜合化競爭一年,明年將是垂直B2C發展的一年,會有一些10多億元的電商出現,后年甚至會有垂直B2C上市。
對于外界看衰垂直B2C的觀點,華平投資顧問黃若也表示,中小電商基本面臨無錢可燒的局面。中國電子商務虧損10年,有很多要反思的地方。外界也不必過度看衰垂直B2C企業,雖然人口紅利在快速消失,但電商板塊增長并未停滯,依然有成長的空間。
黃若認為,電商行業將從以前只要拿到錢,燒錢做規模回歸到真正商業維度。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在模式上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是否創新。第二在運營效率上是不是比別人做的優秀。第三,是顧客留存,顧客回來購買率是不是比別人做得高。可以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認識到不能再盲目追求規模,世界大而美的企業不多,更多是小而美。
面對未來,初刻創始人許曉輝也對騰訊科技感嘆說,凡客都已虧了6年,過去一年中小電商基本無融資,再不賺錢已說不過去。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則相對樂觀,稱在大家都缺錢情況下,能熬過今年的中小B2C企業明年會有相對好的前景。這也在于,不能熬過多電商冬天的企業都已死掉,能熬過去的必然是既能穩健經營,又能尋找到盈利的途徑的中小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