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電信詐騙案告破 千萬元贓款大部分被轉往境外
警方收繳的涉案手機和銀行卡。
昨天,北京警方宣布,一起涉案價值達1071萬元的電話欠費詐騙案已告破,犯罪團伙成員葉某等5名來自臺灣的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京。這也是全國最大的一起電信詐騙案。不過警方介紹,由于女事主案發十余天后才報案,贓款大部分被犯罪嫌疑人轉到了境外,另外一部分被從ATM機提走。
“欠費電話”騙走千萬元
10月22日14時許,家住海淀區的張女士接到一自稱“中國電信[3.20 0.63%]”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稱其電話欠費2600余元。張女士回答,家中電話并沒有欠費。隨后,對方告知其個人信息可能被盜用,如有疑問可向警方咨詢。
接著,電話被轉接到了“懷柔公安分局”,一位“警官”稱,“你的個人信息確實被盜用,嫌疑人還利用你的個人信息辦了銀行卡,正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現在警方正聯合檢察院開展工作。”通話過程中,“警官”還詢問了張女士家中人員和存款情況。
不一會兒,張女士又接到了“檢察院檢察長”打來的電話,說張女士可能涉嫌犯罪,要求她配合警方工作,將家中存款全部集中到一張銀行卡內,才能確保安全。
從10月22日開始至29日,張女士分數次將家中所有存款一千余萬元都轉移到了自己的中國銀行[4.35 0.69%]卡上。并按照“檢察長”的要求,提供了網上銀行的用戶名、密碼及動態密碼。她還遵從了對方“辦案期間為了保密,不要將此事告訴任何人”的叮囑,一直未對家人提及此事。
直到11月2日,張女士的丈夫因生意需要想取錢時,她才說出了實情。張女士的丈夫馬上查詢銀行卡內余額,這才發現卡內資金已被人悉數轉走。
11月3日,張女士報案。
嫌疑人取款機前“顯影”
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和海淀公安分局立即組成專案組開展偵破工作。民警發現,從10月22日事主開始轉存起,犯罪分子就利用事主的網上銀行,隨存隨轉,到10月29日,張女士全部轉存完家中存款時,騙子也已陸續將這些錢轉至江蘇、廣東等地。
12月初,專案組在江蘇省張家港市通過調取嫌疑人在銀行ATM機取款的監控錄像,發現三名專門負責取款的嫌疑人。就在此時,3人離開張家港,到了無錫。
12月20日,在當地警方的大力協助下,專案組將嫌疑人葉某、陳某、范某抓獲,當場起獲84張銀行卡。
3人對從事詐騙犯罪活動供認不諱。同時,葉某等人還交代,另外一名團伙成員張某因嫖娼已被常熟警方拘留,成員陳某則藏匿在廣州。12月26日,專案組在廣東警方的配合下將陳某抓獲。
葉某等5人均來自臺灣,2009年10月中旬,他們被臺灣一“公司”聘用,主要工作是到大陸通過銀行ATM機將詐騙所得贓款取現,匯往“公司”。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贓款追繳和涉案同伙追捕工作還在進行中。
據介紹,北京警方今年已至少抓獲了62名涉及電信詐騙的臺灣犯罪嫌疑人。這62人中有的負責在大陸取款轉賬,有的則是打電話實施詐騙,但都不是詐騙團伙的最高層。據介紹,此類團伙的最高層有的藏身臺灣,有的甚至潛居國外。這無疑也給抓捕工作制造了障礙。
今年以來,臺灣警方也針對遠程詐騙展開了專項打擊行動。但據了解,在臺灣,對電信詐騙犯罪的處罰較之大陸法律要輕。有些“車手”(專門負責取款人員)可能不會面臨刑罰。對于臺灣犯罪嫌疑人的追責問題,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馬曦初明確表示,只要在大陸涉嫌犯罪被警方抓獲,都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那些明知道自己是在洗錢的取款人,也將被視為同案犯處理。
追贓難過追捕
對于贓款的下落,警方介紹,此案的贓款大部分被犯罪嫌疑人轉到了境外,另外一部分被從ATM機用300余張銀行卡提走。目前,警方在廣東凍結了一筆款項,但還要詳細調查是否為該案的贓款。
民警告訴記者,電信詐騙的追贓工作非常艱難。首先,一旦事主上當,將銀行卡密碼透露給嫌疑人,嫌疑人就會迅速將錢轉出,分散至幾百個賬戶。而犯罪鏈條中最底層的取款人往往分散在全國各地,他們分為多個小組,按照“上級”的限期,在一兩天的時間內,通過“地下錢莊”等方式,將涉案贓款轉至境外。取款“ 馬仔”每提取一筆錢,可以獲得取款金額3%至8%的勞務費。以往,此類犯罪團伙一般在大陸雇傭一幫“馬仔”,負責取錢。從最近查獲的一些案件看,已經有不少團伙直接從臺灣派遣“車手”來大陸洗錢。
其次,犯罪嫌疑人的反偵查意識很強,他們在ATM機上取款時,都“喬裝打扮”,有的帶上眼鏡,有的粘貼胡子。在破獲此案時,專案組民警就在十個省市分別調取了300多臺ATM機的監控錄像,逐一篩查,尋找可疑面孔,最終才在江蘇省張家港市發現了嫌疑人葉某。
在此前公安部召開的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階段成果發布會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黃祖躍也坦言,返還贓款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詐騙團伙跨區、跨境犯罪,詐騙錢財后很多都通過‘地下錢莊’匯到境外,追贓有很大的難度。即使贓款沒有匯到境外,犯罪團伙通過網上銀行,最快的幾分鐘以內就可以把兩三百萬的贓款分散到很多的銀行卡上,分頭再取,追贓也有困難。此外,即使是凍結了銀行賬戶,按照法律規定,只有犯罪嫌疑人死亡或者法院已經判決案件生效,贓款才能解凍。”
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馬曦初介紹,目前公安部已和臺灣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并達成共識,將加大合作,開展跨境聯合打擊行動,盡可能地把贓款都追回來。而北京警方也將加大警力投入破案、追贓減損。
銀行卡申辦監管亟須完善
在偵辦這起涉案價值達1071萬元的電話欠費詐騙案時,警方發現,目前銀行卡辦理環節上存在監管漏洞。
通過ATM機提現是電信詐騙犯罪洗錢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由于ATM機單日最多取款2萬元的限制,犯罪團伙就需要大量的銀行卡賬戶。本案中,嫌疑人就至少辦卡300多張,而且全部都是合法銀行卡。警方調查發現,此類犯罪分子經常從包工隊那里,以一百元一個月的價格批量租用身份證,到銀行申辦銀行卡。
而且,目前還出現了專賣銀行卡的“黑公司”,他們租用身份證直接辦理好銀行卡,然后公開宣稱“本公司有千張銀行卡,可同時出售”,兜攬生意。
警方已就此問題與金融系統溝通,希望金融稽查部門盡快完善銀行卡申辦的監管措施,嚴格落實申請人本人辦卡、填寫真實資料、一人一卡等制度。
另外,警方希望和銀行部門建立更暢通的溝通機制,以方便查詢、堵截贓款。在本案中,嫌疑人為逃避打擊,先后將1000萬元贓款轉往十省市的17個地市,經常是專案組剛剛追到浙江,嫌疑人已經把錢轉往了福建,等專案組到了福建,錢又被轉到了甘肅。警方此次共出動6組民警查找贓款下落,結果用時30余天才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堵住了犯罪嫌疑人。
事后,警方了解到,如果可以和銀行達成合作,減少報批手續,在2天之內,銀行系統就可以直接查到贓款的最終去向。
該案中,嫌疑人利用網絡電話系統,將自己的電話直接顯示為公安局、檢察院的電話,也對事主起到了迷惑作用。警方表示,下一步將把那些為犯罪分子提供平臺的不法商戶也納入打擊重點。RJ173
警方提醒
電信詐騙手段翻新
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馬曦初介紹,以前,犯罪嫌疑人是冒充電信部門的工作人員提示、警示事主,而近期的案件中,嫌疑人經常以公安局、檢察院,甚至是安全部門的名義,直接恐嚇事主。“你的賬戶已經涉嫌洗錢,要立即轉賬,如不配合,就將被拘留接受調查。”
臨近年底,犯罪分子根據經濟政策變化不斷翻新詐騙內容。汽車退稅,已經有人不相信了,犯罪分子就開始利用最近的養路費退費政策開始詐騙;房地產熱,買賣房屋的人多了,犯罪分子就編出了房屋退稅的理由;最近股市行情看好,就又有了“替人操盤炒股返利”類型的詐騙。
警方特別提示市民,接到以上內容的電話時,千萬不可頭腦發熱,一定要多問幾句,覺得可疑,立即報警。
鏈接
電信詐騙一周發案67起
昨天,市公安局通報,年終歲尾,電信詐騙案出現反彈。12月23日至29日,全市電信詐騙案發案67起,共造成經濟損失216.65萬元,環比上升10%。
12月23日至29日,全市共接報電信詐騙警情6164起,其中接舉報電信詐騙案件5960起,發案67起。
高發的電信詐騙案主要類別為:電話退稅詐騙、網絡交易詐騙、電話欠費詐騙、網絡中獎詐騙、網絡冒充熟人詐騙、短信中獎詐騙。具體為:電話退稅詐騙 15起,環比持平;網絡交易詐騙11起,環比減少11起,下降50%;電話欠費詐騙8起,環比多3起,上升60%;網絡中獎詐騙6起,環比少2起,下降 25%;網絡冒充熟人詐騙5起,環比少1起,下降16.7%;短信中獎詐騙4起,環比少10起,下降71.4%。
其中,電話詐騙造成損失明顯,達170.13萬元,環比增長89.05萬元;網絡詐騙損失34.93萬元,環比少32.67萬元;短信詐騙損失11.59萬元,環比少28.72萬元。
本周全市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1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其中電話欠費詐騙嫌疑人9名,電話投資詐騙嫌疑人4名,電話退稅詐騙嫌疑人3名。
通過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警臺、防范電信詐騙專家咨詢熱線及民警現場勸解,警方共攔阻涉嫌電信詐騙轉賬、匯款行為193起,涉案金額33.4萬元。
通過一個半月的專項打擊和宣傳,目前,本市的電信詐騙案得到了遏制。侯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