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手機評測結果顯示
消費者最不滿電池待機時間短
□ 本報記者 王惜純
一場歷時數月、覆蓋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寧夏、西藏除外)的手機消費者滿意度測評活動,日前正式畫上句號。
4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09年全國手機消費者滿意指數測評結果顯示,全國手機行業消費者滿意度為72.2,處于中等水平。消費者對手機售后服務打分最低,對手機電池最為不滿。
本次測評依據中國人民大學研究開發的《中國消費者手機滿意指數測評規范》,對消費者滿意指數、消費者忠誠指數、感知質量指數、感知價值指數、消費者抱怨指數、品牌形象指數、消費者預期指數等進行了測評。同時,還針對消費者對手機的消費需求、購買習慣、對改進手機服務及質量的期望以及對3G手機的購買意愿等進行了相關調查。
多數品牌忠誠度不高
為客觀評價相關品牌的消費者滿意度水平,促進手機企業改進質量完善服務,2009年第3季度,中消協組織開展了手機消費者滿意度測評活動。
此次共選擇了9個測評對象,分別為市場占有率居前列的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愛、聯想、天語、LG和金立以及一個綜合測評對象(其他品牌);成功訪問諾基亞手機消費者1130個、摩托羅拉手機消費者692個、三星手機消費者658個、索愛手機消費者533個、聯想手機消費者507個、天語手機消費者303個、LG手機消費者251個、金立手機消費者295個、其他品牌手機消費者893個。
測評結果顯示,諾基亞手機消費者滿意度最高,為76.7分;摩托羅拉手機74.1分,三星手機73.3分,金立手機72.1分,索愛手機72.0分,聯想手機71.4分,天語手機69.1分,LG手機66.9分,其他品牌64.8分。
從行業整體看,消費者對手機質量的預期高(84.3),感知質量(74.7)和感知價值(65.5)相對較低;消費者對各手機品牌形象評價差異大,各測評對象之間的品牌形象指數最高與最低相差21分;多數品牌消費者忠誠度不高,手機行業消費者忠誠指數僅為61.3。
手機售后服務得分最低
調查發現,消費者對手機售后服務打分最低,對手機電池最為不滿。消費者對于手機不滿意的方面主要集中在手機質量、功能特性、外觀設計、維修服務、手機操作和價格等幾個方面。
測評結果顯示,25.2%的手機消費者表示對手機質量不滿意。具體而言,手機消費者中12.6%對電池待機時間短不滿意,6.1%對通話效果差、揚聲器故障不滿意,5.1%對白屏、死機、自動重啟不滿意,3.5%對反應速度慢、同步故障不滿意,其中,電池待機時間短是消費者最不滿意的方面。
目前,雖然我國市場上手機品牌繁多,新款、新品層出不窮,功能不斷、花樣翻新,但消費者仍對手機功能和外觀設計存在不滿。本次測評中,9.7%的消費者對手機的功能特性不滿意。具體而言,6.4%的消費者對手機功能不全不滿意,1.7%的消費者對手機功能不實用不滿意;同時,7.2%的消費者對手機外觀設計不滿意。具體而言,3.3%的消費者對外殼形式設計不美觀不滿意,2.2%的消費者對外殼材質差、易磨損掉色不滿意。
調查表明,手機消費者抱怨率處于較高水平,抱怨率為25.3%。消費者在對手機購買、使用各環節的質量評價中,對“手機廠家售后服務”打分偏低,僅有6.9分(10分制),明顯低于得分較高的“滿足消費者要求”(8.6分)、“手機通話質量”(8.2分)、“手機使用方便性”(8.2分)、“手機專賣店服務質量”(8.1分)等,說明手機售后服務亟待提高。
而且,近半數被訪者反映,更傾向于在品牌手機專賣店中購買手機。在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各因素當中,質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功能、外觀、品牌、價格,而廣告或明星代言則居最后一位,是最不被看重的。
加快完善3G手機軟硬件
調查結果顯示,面對新興3G技術,有近四成消費者近期會考慮將手機更換為3G手機,有將近五成的消費者愿意使用3G技術,預示我國3G市場前景良好。
與會專家指出,面對消費者良好的消費意愿,建議手機生產廠家和運營商應加快完善軟硬件和服務配套,開發生產質量穩定、功能適用的3G手機,提供信號流暢、收費合理的3G網絡服務,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保護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建設良好、有序發展的新興3G市場。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紅燦表示,近年來,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手機消費的投訴量一直在各類商品投訴前列,且居高不下。2008年,手機投訴總量為66866件,居投訴量之首;2009年手機投訴49205件,居第二位。手機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亟須引起行業、企業、政府以及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手機企業應切實提高產品的功能質量,改進產品售后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手機,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在與結果發布同時舉行的“手機品質服務與消費維權大家談”上,與會專家呼吁,手機行業應滿足消費者的“3個要求”:即手機售后服務要盡責、要完善,手機消費信息要真實、要透明,手機標準化要加快、要方便。《中國質量報》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