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日前收到美國律師劉龍珠來信,對本報持續客觀報道惠普事件表示敬意,并希望與本報一起共同推進惠普消費者的維權。以下為來信及有關赴美訴訟的答復。
尊敬的中華工商時報的先生女士:
我是在美國加州執業和美國聯邦法院注冊的劉龍珠律師。從今年二三月份惠普筆記本質量事件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之后,我收到了法易網代表的消費者組織和中央電視臺等數家國內重要媒體的多次咨詢。咨詢的主要問題是關于在美國對惠普的商業行為提起訴訟的可能性。
鑒于這一法律問題的復雜性,我覺得有必要對廣大關心此事發展的人們作一個完整的書面上的答復。希望我以下的答復能幫助中國的消費者、媒體和法律界的朋友對這一在法律史上有著開創性,同時又對中國經濟國際化有深遠影響的事件獲得一個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由于貴媒體對這一事件持續和公正的報道 (4月12日,《豐田和惠普成了反面教材》,作者/記者:陳雪根),我選擇你們作為傳遞這一答復的平臺。這一事件的后續將會有許多富有新聞意義的發展,我也因此衷心希望與你們持續良好的合作關系。
惠普質量門事件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歷經多次努力交涉,甚至在政府機關干預后,中國消費者們仍然未能獲得滿意的答復。媒體的關注日漸消退,消費者也萌生退意。這起涉及到數萬中國用戶的事件就這樣無奈收場了嗎?在美國加州執業和美國聯邦法院注冊的維權律師劉龍珠律師認為這遠不是事情的結尾,因為中國消費者還有在海外提起訴訟的更佳選擇。劉律師呼吁中國消費者與他的事務所直接聯系。
立案沒有問題
劉龍珠律師是劉龍珠聯合法律事務所的主管律師。該事務所地處美國加州洛杉磯,鄰近惠普美國總部所在的加州硅谷。劉律師的事務所具備豐富的商業訴訟經驗。劉律師曾在多起案例中成功地與大型跨國公司和Fortune500公司(香奈爾,華盛頓互惠銀行等)進行抗爭,有力地維護了普通消費者和小企業的權益。他還曾經就演出風波事件代表民眾在洛杉磯狀告趙本山百萬美元。在惠普質量門事件發生后,劉律師的事務所也接到了國內維權團體和新聞媒體的咨詢和代理要求。
劉律師說,盡管惠普消費者在中國的維權極為艱辛,這樣的案件在美國的法律體制中卻很為平常。對于類似的一個群體因為共同原因而遭受損害的情況,美國的法律提供了“集體訴訟”這一有效工具。
集體訴訟非常適用于受害者數量眾多,但歸結到單一受害者損失卻較小,個體訴訟成本過高的情況。比方說,你買了一個有缺陷的筆記本電腦,把它修好要花100美元,你是不會愿意為了這100美元而不惜財力請律師打官司。但是,如果有一萬個消費者買了同樣的電腦而和你一樣身受其害,那么集體訴訟允許這些小額索賠一起組織起來,由幾個人代表整個團體提出一個訴訟。律師可以為他們集體爭取100萬美元索賠。一旦集體訴訟被法庭受理,其凝聚的群體力量將會對被告形成強大的壓力,往往能迫使被告作出原告所希望的讓步。
集體訴訟能特別有效地遏制大公司以大欺小,通過欺詐性商業作法危害消費者的行為。
任何訴訟都有它的風險。劉律師和他的事務所對惠普案跨國集體訴訟中的不確定因素已作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首要的問題是,美國法庭是否會受理此案。劉律師分析,盡管惠普中國公司、消費者、侵權地點等諸多因素都發生在中國,惠普在美總部卻是直接處于美國聯邦法庭和加州地方法庭的直接管轄下。因此惠普總部作為被告立案的可能性是確定無疑的。加之惠普總部對中國子公司在決策、資金和供貨上的控制,在惠普總部被列為本案主要被告的同時,惠普中國子公司作為同案被告也是有很大可能會被法庭受理。在這點上,此案與包頭空難案有很大的不同。換句話說,本案沒有立案的問題。
在美訴訟前景樂觀
其次是美國法庭是否會給予這一案件集體訴訟的資格。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專門就集體訴訟的要求作了明確的規定,各州幾乎都有相關的民事條例。雖然因司法管轄區和州而異,但是基本的要求都類似。第一個要求是,案子的人數要多到不適合由個人提起訴訟的程度,也就是說,要有足夠多的人參與才能進行。第二,每位成員都具有同樣的事實或法律問題。第三,共同問題高于個人問題。因為如果問題太分散,集體訴訟就會失去效率。第四,集體訴訟的代表要求的索陪要和其他成員一樣。因為惠普案與上述要求相當符合,劉律師對獲得集體訴訟的資格充滿信心。
總之,劉律師對惠普案在美集體訴訟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由于美國法庭在類似情況下不僅會責令被告進行賠償和召回,還可能追加懲罰性賠償,不管是勝訴或和解,通常原告都會獲得高額的賠償,因此中國消費者獲取足夠賠償是有較高勝算的。雖然精確數字尚不能確定,據經驗估計,賠償總額應高于1億美金。
劉律師同時也強調,這件案子不僅僅是一件維權案,它將是一座中國經濟發展的里程碑。這一開創性的案例將會對未來維護中國消費者權益,規范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以及促進中國經濟國際化進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劉律師鼓勵中國消費者與他的事務所進行直接聯系。事務所會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并邀請他們到洛杉磯來作為集體訴訟的代表,并協辦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