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的網民異議聲中,北京工商部門從今日開始強制試點推行網店新規。這份代號為《京工商發〔2008〕86號》的文件規定,北京的網商,除了賣個人閑置物品的,都必須辦理工商執照,以便把電子商務這種新興的商業模式納入傳統的工商管理模式中去。即便在擁有強大誠信體系的淘寶、易趣網中做生意的北京網商亦不能例外。網店新規引發強烈反響是必然的。
網商:麻煩接踵而至
在和平里一棟民居里做了幾年戶外服裝生意的廖姓網商正在辦理工商手續。為了獲得和平里居委會的證明,正在按要求征求所在地鄰居的同意。居委會表示至少要5戶人家。
廖先生對此很不理解。他對記者表示,“我不是開飯館,有油煙問題;也不是開汽車修理店,有噪聲擾民問題。甚至也不是開服裝店,有門口的衛生問題。我就是在網上賣衣服。為啥辦執照還要鄰居同意”?記者在其一樓租賃的一室一廳的房間內看到,滿屋堆滿了裝服裝的紙箱子,剩下來的就是一臺用來上網的電腦。
廖先生對記者表示,辦證確實比較麻煩。不過他也承認,辦工商執照的過程還遠沒成為開網店的門檻。但是他認為,既然網購是新興事物,能不能簡化手續,譬如這個“鄰居批準”的規定,對于虛擬的網絡生意顯得有點多此一舉。
實際上,同廖先生一樣,網商在網上做生意本來是圖個方便,然而他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麻煩。絕大部分網商所擔心的并非是這些手續和門檻,他們更加擔心辦理執照之后,課稅將接踵而至。
專家:管理應該緩行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對網商們的這種擔心表示理解。盡管北京市工商部門對網購開始了有計劃的管理,但是呂本富堅持認為,“管得太早,管得太緊”。呂本富表示對網購的管理應該遵循“三不原則”、“網絡零售占全社會零售的5%以下,政府不應管它;全中國網商人數在500萬以下,政府不應管它;網商人均年收入在5萬元以下,政府不應管它。”
電子商務雜志趙廷超總編認為,“網絡零售業目前還很小,北京工商部門出臺新政策有點操之過急”。他表示,“當微型經濟成為規模經濟前不宜管理,而當網商成長達到規模之后,他自然會去辦理工商執照”。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新產業研究部副部長盧奇駿對北京工商部門的做法亦表示異議。他認為,即便要規范網商的經營活動,也不宜搞成許可制。“政府的管理方法應該是事后管理,不應該事前介入;應該是備案制、免費的,而不是收費的許可制。”
對于今日實行的網店新規,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政策與資源工作委員會學術專家胡鋼甚至建議,應該修改《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規定網絡上進行的小額貿易不屬于無照經營范圍。
記者手記 不能有違初衷
對于網購,我們是有期待的。它可以提供嶄新的購物方式;可以大幅解決就業問題。但和每年6萬億元國民消費總值來比較,只占1-2個點的網購消費簡直是可以忽略不計。那么究竟是維護一個新生事物,還是從一開始就納入管理?但是有這么一個理兒,在自然界風霜中樹苗往往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而從小精心照料的,那叫盆景。
實際上專家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只當做一家之言,但2.53億網民本身的聲音是不是該聽聽呢?大多數網民認為,相對廉價的網絡購物是在高CPI下保持生活質量的最佳方式。如果現在就把簡便、靈活、高效的網購管死是不是有違初衷呢?
北京網店新規門檻高筑 專家依舊呼吁應該緩行
2008-08-01 16:30 《北京商報》 羅添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