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后的分眾能高昂多久?
江南春靠著當年在徐家匯電梯口的一絲靈光,應驗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在無聊中尋找創意和財富。分眾傳媒在成立不到3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成功登陸了納市,2006年1月9日,江南春又以3.25億美元(其中9400萬美元為現金,2.31億美元為新發行股票)的大手筆完成了對直接競爭對手聚眾傳媒的并購,以至于隨后幾日引發納市中國網絡概念股集體飄紅。
合并后雙方在國內的樓宇電視廣告市場份額一躍超過96.5%,商業樓宇聯播網將覆蓋中國近75個城市,3萬多棟樓宇,6萬個顯示屏(分眾為3.5萬個,聚眾為2.5萬個),完全具備了行業老大資格。但這是否就預示著分眾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享受榮華富貴了呢?非也!
分眾通過合并聚眾傳媒雖然達到了國內江湖的暫時統一,但卻也同時遺留下了不少禍根,稍微處理不當,就會全盤皆輸,甚至陪了夫人又折兵。
首先,分眾和聚眾之間是一種吸收合并的法律關系,即對外是以分眾的名義展開活動,但對內卻各自獨立經營,分別對的董事會負責。這就必然存在一個兩公司之間管理經驗和文化理念融合、整頓的磨合期,處理不當就會出現派系之爭、內耗不斷,甚至最終直接造成合并的失敗,產生1+1<2的負面效果;
其次,合并后的分眾已經在行業內占據了頭把交椅,已經具備了壟斷地位,雖然暫時壟斷地位和濫施壟斷行為之間還是兩碼事,但出于變數不斷的商場上,分眾是否能夠保證自己如Google一樣,始終潔身自好,DON‘T be evil呢?一但分眾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為了一己私利,針對弱小或后進競爭對手施加壟斷力,進行不正當競爭,就可能面臨法律訴訟的困境,處理不好,也可能最終拖跨自己;
復次,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相比,還不過是小巫見大巫,這也是為什么國內企業家都將國際化看做是實現人生終極目的和理想的原因。例如,全球第二大戶外廣告集團法國德高貝登在此之前就以1億多美元收購了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媒體伯樂和媒體世紀,從而幾乎壟斷了上海的地鐵和公交車廣告,雖然都是戶外廣告市場,但這些方面,尤其是和樓宇廣告市場相關的衍生市場,對于分眾來說卻是弱項,而要想做大做強,國外巨頭又是不得不迎戰的對手,將來的分眾準備好了嗎?
最后,或許短時間內,國內的戶外樓宇互動廣告市場會少幾分撕殺,少幾分爭斗,多了幾分和諧與共贏,但是否會從此出現一個僅僅局限于國內的孤獨求敗呢?孤獨求敗是寂寞的,但局限于國內的孤獨求敗更是軟弱的,當孤獨求敗卻無人與搏的時候,或許就會衰敗,畢竟管理學教導我們:幫助你成長的永遠是你的對手,你想不到的策略,你的對手最終會幫你想到。在這種景象下,合并后的分眾又能高昂多久呢?這是否又是另外一層意義上的杞人憂天呢?
合并后的分眾能高昂多久?
2008-03-11 14:57 IT世界網 粥子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