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上訂單客戶六折優惠”“一條龍服務,免六送七,28900元拎包即可住,48600元精裝帶回家”……網絡快捷、高效、廣泛的特性為家裝公司和業主提供了諸多平臺和便利,家裝公司開出的便宜、劃算、省心、一步到位等誘惑性條件,讓不少消費者心動不已。但網絡家裝是否真的那么便宜和劃算?裝修進度、工程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是否如廣告所言,消費者是否真能在網絡上購得一份放心的家庭裝修?近日,記者走進網絡裝修隊一探究竟。
圖實惠消費者遭遇裝修陷阱
9月21日,記者來到西郊蔚藍花城小區馬女士家,敲開房門,一股濃重的油漆味撲面而來。屋內落地窗邊擺放著幾盆金虎和蘆薈,電視墻旁擺放著一棵發財樹,臥室的飄窗上除了放著盆栽,還放著一盤洋蔥切片,一碗醋。馬女士說:“為了除味,啥辦法都想了。”
“裝修公司是在網上找的,本來只是咨詢,后來感覺價格實惠,人家服務又熱情,仔細權衡后,就和妹妹商量兩家房子一起裝,公司也在價位方面進行了優惠。”
然而,裝修開始后郁悶事就出現了,公司當初給的裝修報價是3萬元,可水電改造快完工時,工長說裝修費未包括瓷磚材料,要么加錢他們代購,要么自己買。隨后,馬女士拿出合同,里面寫著“基礎裝修1萬元,包括水電改造、刷墻、吊頂等,裝修費用2萬元,用于瓷磚鋪貼、衛浴、潔具安裝等”,看到這份用詞模糊的合同,馬女士傻眼了。同時,馬女士發現裝修過程中,工人很不專業,刷防水一遍了事,閉水測試也不做。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回憶起那段裝修經歷,馬女士唏噓不已,一套房子裝修下來,又多掏1.5萬元。然而,馬女士的裝修噩夢并沒有結束。她回憶道:“我妹妹家是她兒子結婚的婚房,墻壁刷粉色,我的墻刷淡黃色,可工人居然弄反了,后來,顏色是調換過來了,可幾個月了,涂料味兒還很重。”
氣憤的她來到裝修公司,要求賠償并且要看資質證書,經理熱情地跟她打起太極拳:“公司資質證書在辦理中。”后來,她發現公司的營業執照是前年辦的,馬女士決定維護自己權益,不料公司居然請了一位馬女士熟識的朋友說情。“太神通廣大了,讓人不寒而栗呀!”
類似的糾紛很多,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家裝公司利用合同漏洞忽悠錢,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眼球,在裝修中對使用某品牌產品,不標明型號、價位及等級,使用所謂的該產品二代、三代,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水電改造中故意繞線、多走管道,開洞、穿線另外計費;在報價時,故意疏漏一些工藝、材料的步驟和報價,開始裝修后,便向消費者增項加錢,雖然每項只有一兩百元,但一小項一小項累積起來就翻番了。據北京一家裝修公司對2萬家用戶的統計發現,選擇“套餐”的每個家庭裝修后的實際平均費用大概為65000多元,平均超出套餐標價的60%左右。
監管難網上家裝市場魚龍混雜
據調查,被投訴的網絡裝修隊中,多是一些被包裝了的馬路游擊隊,他們不具備品牌裝修公司的宣傳和競爭實力,在進入網絡這個虛擬空間時,沒有嚴格的資質審查,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監管真空。
網絡實名制不成熟,一些信息的來源網站并不能確定。業內人士說,借助受眾廣、成本低的網絡宣傳后,一些馬路裝修隊依舊偷工減料,索要附加費用,施工人員還會玩失蹤,他們并不會因為上網而提升管理水平。一些被裝修公司“招安”,搖身變成正規軍,公開身份就是公司項目經理,公司承包活兒,分給他們做,公司分走三四成甚至更多比例后,他們所剩不多,于是就從業主身上搜刮,為了低價幫業主裝好房子,能省的不能省的都省,于是,各種可能沒有質量保證或對人體有害的裝修材料就登堂入室,這就是造成很多公司,甚至是一些品牌公司出現質量問題的根源所在。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網上裝修隊為了吸引消費者,提升信用評級,制造良好口碑,自己或者雇人在網上刷分,刷留言,刷好評,甚至雇人攻擊抹黑競爭對手,消費者看到如潮的好評,以為是素質過硬、管理過硬的隊伍。
雖然信任很重要,但小麗卻有些顧慮,現在一些網站為了監督裝修公司、保護消費者權益開設了投訴服務,并表示如果接到業主的投訴,會督促會員公司給業主滿意答復并糾正問題,不少裝修公司也承諾售后保障。但現實是,一些招標網站上并沒有為業主提供發表評論的開放平臺,業主裝修情況如何,業主對裝修公司的評估是什么,其他業主看不到,投訴如何處理也不得而知。一些裝修隊只在短期內上門維修,之后再出現問題就故意拖延,以工人忙著裝修別家或者沒有時間為借口,讓消費者無限期等待。
門檻低裝修隊上網宣傳很容易
“在馬路邊,建材市場附近,小區邊飽受風吹日曬等客戶的裝修隊有,但似乎少了。”在一家媒體實習的小沙說,“網絡的發展,讓他們找到一個更好的宣傳、營銷途徑。”
打開各類網絡界面,在家居網站能很容易找到各種裝修信息,有的網站多達數千條。在這紛繁浩淼的裝修隊伍中,鋪天蓋地的優惠套餐和誘人廣告里,有多少裝修公司真的值得消費者信賴?
據統計,目前中國網民數已居世界第一,網絡營銷無疑是公司宣傳的很好渠道,但網上裝修公司良莠不齊,記者調查發現,網絡裝修企業中,有正規的大公司,也有中小公司,還有一些裝修隊和裝修工長,而一些網站對裝修隊的準入要求也很低。
在裝修夢工場的網站里,像西安這樣的B類城市,加盟費是2萬元,隨后,記者打通了加盟熱線負責人的電話,他表示,公司資質正在辦理中暫不能提供也沒有關系,注冊時填寫個人用戶即可。
隨后,記者又致電其中幾家網站客服,其中不少客服都表示資質并不是家裝公司入網的唯一標準。“我們會綜合考核,看營業執照,看回訪業務、信譽度、口碑,有些公司雖然沒有資質,但口碑信譽卻很好。”
“選擇放心家裝要看資質。”一家建材公司的負責人世華說,“但資質也不可靠,現在一些包工隊或不具規模的小公司是掛靠在一些大公司名下,他們雖然能出示資質級別很高的證書,但這能說明他們的真實實力嗎?所以,裝修時選擇朋友介紹、口口相傳的公司,也未嘗不可取。但作為一個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及相關資質證書是最基本的。”
網絡本身的虛擬性,裝修糾紛事件的頻發,讓消費者信心不足。陜西師范大學教授鐘海波說:“減少家裝糾紛,需消費者和商家共同努力。網絡僅是獲取裝修信息及資料的途徑,實地考察公司資質、營業執照等才是重中之重,消費者要充分行使這一權利,確保自身權益。作為裝修公司,按規定辦理資質及各種證件是企業責任,企業只有奉行誠信經營,創意、質量為先的經營理念,對客戶負責,才能長遠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激流勇進。”
前景好網上裝修企業應走品牌化之路
一項關于裝修幸福指數調查顯示,60%的消費者已難以算出到底跑了多少次工地,而與裝修施工人員、建材商發生口角的事情90%以上的裝修業主都碰到過,通過調查顯示,業主裝修的幸福指數平均僅有48分,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一些裝修公司推出“全程網絡跟蹤”服務,消費者登錄網絡,就可及時看到裝飾公司工作人員上傳的施工工地照片,除了在網絡上,業主還能通過手機彩信看到自己工地的施工圖片,省卻跑施工工地的辛苦。
“網絡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網上找家裝公司,要去權威網站,一般情況下,大型門戶網站有較嚴格的審核機制,會對其發布的內容進行審核和篩選,同時,也可以從權威報紙、平面廣告和廣播等媒介獲取信息,但這些都僅僅是獲取信息、資料的途徑,在線下的實地考察,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選擇正規、可靠的公司,施工、服務、售后等才更有保障。”市民喬女士說。
一家建材公司的負責人世華說:“長遠看,在網上選裝修肯定是一種發展趨勢,應該逐漸品牌化,各方要不斷努力,從網絡平臺、裝修、設計等多方面去完善,營建起良好的網絡營銷環境,發揮出網絡的巨大能量,不斷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