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北京今冬正式供暖第一天,從凌晨到下午4點,有1800戶居民向市級供暖熱線投訴,反映家里暖氣不熱、溫度不達標。對此,市供熱辦表示,全市的1733家供熱單位和4352座鍋爐房基本上已經開始點火供熱了。居民反映的問題都是局部問題,只要適當調整就行。
■反映
居民“不熱”投訴多一成
市供熱辦發布數據顯示,市級供暖熱線從15日凌晨至下午4點共接聽熱線1800個,相比去年的1600個增長一成多。
供熱辦副主任許曉晨介紹,“現在凡是打電話都是有問題的,但都是局部問題,不是整體問題,只要適當調整就可以了”。據介紹,經過14日晚連夜排查統計,全市1733家供熱單位和4352座鍋爐房基本上已經開始點火供熱了。目前北京未出現大面積未供暖情況。
許曉晨介紹,今年發現的新問題主要是因為供暖費收不上來,導致上游企業被欠費,比如供熱單位拖欠燃氣集團大量費用,出現了很多糾紛。
■測溫
一天抽測室溫1.5萬戶
昨天,本市出動4000人的室溫抽測隊伍,入戶測溫面積達全市居民供暖面積的千分之三,預計達到1.5萬余戶。當天的全市入戶抽測結果合格率為99.36。許曉晨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排查存在問題的小區,著力解決居民家中室溫達標問題。
昨天,熱力集團對集中供暖的5000余戶居民進行室溫抽測。抽查人員將隨機或提前預約入戶抽查。如果家中無人,可能會就近抽查樓上或樓下。
根據本市規定,市民如認為家中室溫不達標,可找第三方測溫機構。昨天,5家第三方測溫機構電話響個不停。據介紹,電話多是居民咨詢不達標的情況和委托的具體辦法。指定檢測機構之一的北京市煤炭節約辦公室節能監測站負責人李文明介紹,去年一共有20多個室溫檢測,主要是居民委托的,從結果來看,基本都是不達標。但是檢測部門不負責跟蹤結果,居民是否得到賠償要看政府協調。
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四檢測所負責人白冬君介紹,去年做了40多個委托項目,只有一兩家達標。從特點來看,這些不達標的多是居民測量過多次,生活不舒服了,大多數房子是老舊房子,維護結構不好,建筑節能沒有改造。
第三方測溫費或漲價
第三方檢測如何收費,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四檢測所負責人白冬君表示,去年五環內測溫收費在400元左右,五環以外酌情增加,如密云等郊區收取600多元。但他表示,結果算下來,需要兩個技術人員工作一天,所以400元不夠,今年檢測費要漲到城區600元,郊區可能要漲到800元左右。
煤炭監測站方面表示,從結果測算來看,去年做了20多個項目,最終全部是賠錢的,今年正在研究上漲費用的情況。但是主要依照北京市600元指導價的標準,可能會適當增加交通費。
其他三家檢測機構截至記者發稿時未聯系上。
北京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600元是政府指導價,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小幅調整,包括交通遠近等客戶具體情況來處理。
對此,通州區居民劉女士表示,即使室溫不達標也不會考慮找第三方檢測,主要是費用太高,“還不知道能不能要回賠償,就先花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