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補貼資金,正在湖北省荊門市遭遇一場“空手套白狼”的尷尬。
當地企業湖北白鹿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鹿春公司”)采用虛報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方式,逃過層層審批與監管,騙取了100萬元國家財政補貼資金,用于建設別墅酒店。
對于財政補貼資金的使用,國家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規定,企業何以能夠瞞天過海、游離于監管之外?中間暴露出哪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項目廠房變別墅
白鹿春公司位于被譽為“中國農谷”的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境內。在2010年被農業部批準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后,屈家嶺迎來了一輪建設高潮,大量的項目資金朝這里涌來。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白鹿春公司的宣傳資料上看到,這是一家主要從事梅花鹿養殖以及鹿產品研發、加工、銷售的企業,并涉及生態旅游、賓館服務等產業。公司注冊資金3500萬元,2005年被荊門市農業局授予“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
2009年,該公司申報梅花鹿系列保健食品精深加工項目,作為荊門市發改委公布的30個市級重點調度農業項目之一,爭取國家財政專項補貼。
經過湖北省發改部門的初期審批后,當年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布了工業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009年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第一批)【發改投資(2009)2824號】,共新增13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白鹿春公司的項目名列其中。計劃表格顯示,該項目預計總投資2262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補貼資金為100萬元。
2009年12月9日,當地的三楚傳媒網(現為荊門新聞網)報道稱,“我市6家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獲得中央570萬元資金支持……100萬元支持湖北白鹿春實業股份公司梅花鹿系列保健食品精深加工項目”。
然而,當地知情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白鹿春公司根本沒有投建該精深加工項目,反而挪用國家撥付的專項補貼資金,違規在養鹿基地建造了兩棟別墅。
3月25日,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白鹿春公司梅花鹿養殖場。該養殖場位于太子山南麓,周邊有山有水,風景秀麗。在養殖場附近,兩棟嶄新的別墅矗立在山腰間,掩映在層層樹影中。記者了解到,為了建設這兩棟別墅,白鹿春公司砍掉了上百棵水桶粗的松樹。
目前,這兩棟別墅已經被開發為度假酒店,“白鹿春別墅農家樂”的招牌清晰可見。記者在別墅中參觀發現,兩棟別墅總共14個酒店房間,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左右,房間類型有單間、標間、套間等,住宿價格從258元到588元不等。
該酒店服務員告訴記者,酒店剛營業不久,已經入住過團體開會的客人。“再往山上走就有餐飲服務,別墅一樓還有一個很大的開放式廚房,客人也可以自己做飯吃。”一名服務員說。
記者調查了解到,“白鹿春別墅農家樂”從2010年年底開始修建,2012年2月底開始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