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位于北京西三環海淀九號開盤。“絕版地段,天賦稀貴”,是項目的一段自我描述。
然而,有網友向新華網記者爆料,這個定位高端、擬售價格高達45000元/平的樓盤,產權只剩下52年。地塊為何閑置如此之久?記者經多方查證找到了緣由所在:海淀九號前身竟為爛尾項目。
高房價下隱藏低年限
海淀九號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南口吳家場村,總建筑面積58200平方米。本次開盤乃其一期2、3號樓,主推戶型為66—172平方米的一至三居。其開發商北京龍洋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洋地產)是一家注冊資本2.2億的民營企業。
10月21日,為了證實該網友提供的消息,記者來到了海淀九號售樓處。在 “五證”告示櫥窗里,記者看到,其《國有土地使用證》標注的住宅土地終止時間的確為“2064年9月”。也就是說到2013年交房時,海淀九號70年的產權將僅剩下51年。
“由于土地使用年限是從房企拿地算起,再加上項目建設周期,樓盤產權縮水3-5年倒也正常,但縮水近20年的項目還真不多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主專家向記者表示。
記者粗略算了一下,產權“縮水”20年對于購房者來說可算一筆不小的損失。以142平三居為例,其總價達568萬。如果產權70年,每年居住成本只需8.1萬;如果產權51年,每年居住成本則達11.1萬,大約相差3萬。
那么該項目地塊為何閑置達16年之久?銷售小姐表示自己并不清楚。然而經多方查證,記者找到了緣由所在:海淀九號的前身竟乃爛尾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