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永不落幕工業園”
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新都市城鎮三易定位,未來能否“復活”還未可知。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新都市城鎮2009年曾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工業園”,而且還被列入漢南區“百億園區”計劃重點扶持項目、武漢市重點建設項目。從“永不落幕的工業園”到一座“工業空城”,新都市城鎮何以出現如此巨大的轉變?
記者調查發現,招商定位的幾度更改,注定了新都市城鎮走向“落幕”的命運。
新都市城鎮最開始的定位是“武漢香港工業城”。本報記者從武漢市漢南區政府、招商局等部門多方求證以后得知,2005年初,武漢市政府從城市經營角度出發,以投資主體結構多元化為目標前往香港招商,香港商人陳潔進入地方政府官員視野。經過多方洽談、協商,“香港工業城”最終立項,由陳潔旗下的香港·武漢華樂地產拓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按照最初的定位,“武漢香港工業城”主要結合香港企業管理特征,依托武漢市漢南區優勢產業打造汽車零部件、農產品深加工和產品研發基地;不過,最終在區位上很難和與之毗鄰的“中國車都”——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相競爭,后來被迫將定位變成了主打超市小包裝食品、食品精深加工和綠色保健飲品等。
這個定位也沒有堅持下來,隨后這里又被改為“新都市城鎮”。按照當時的招商宣傳口徑,新都市城鎮的招商定位中,60%為美國客戶,10%為歐洲客戶,產業以IT和光電子產業為主。
但金融危機的持續發酵讓新都市城鎮的定位再次成為敗筆——美國人和歐洲人陷入到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泥潭,哪兒還有余力跑到中國的中部擴張?失策的定位導致新都市城鎮慢慢淪為“工業孤島”,目前入駐的企業主要是食品飲料等行業,與此前的定位大相徑庭。
漢南區招商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承,新都市城鎮廠房大量空置主要還是產業園區定位出了問題,加上投資商資金短缺無力繼續完善配套,最終導致招商問題難以解決, “未來將結合實際改變工業園定位,招商的行業方向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新都市城鎮三易定位,未來能否“復活”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