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高溫天氣讓佛山全城“喊熱”。不少車主開始關注汽車冷氣維修保養。而近期有消息稱,根據央視調查,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地生產銷售禁用的汽車空調制冷劑,其中廣州5廠家的產品檢測全部不合格。
就此記者近日走訪了南海一家大型汽配城,發現市場在售的制冷劑品牌五花八門,同時價格也有很大差別,而售后人士表示,購買此類用品應盡量認定一些較有名氣的品牌,切勿因貪小便宜吃大虧;否則空調不冷是小事,機器受損才會后悔不迭。
制冷劑超低合格率讓車主震驚
氟利昂在佛山老百姓口中俗稱“雪種”,是汽車空調必備的制冷劑。在盛夏時節的汽車內,缺少了這種制冷劑支撐,汽車就只能變成“蒸籠”。而近日,一則有關氟利昂制冷劑的權威調查結論可能會讓很多車主為之震驚。
據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的《汽車制冷劑真相》節目,市面上存在質量較差的氟利昂產品,其腐蝕性強,很容易腐蝕冷凝器等空調系統部件,從而導致泄漏。節目還曝光稱,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地在生產銷售禁用的汽車空調制冷劑,其中廣州5廠家的產品檢測全部不合格。
專家指出,2002年后生產的汽車,空調系統是專為當前主流的134A型制冷劑所設計,如果加入其他制冷劑,短時間內可以制冷,但長期使用,輕則會產生泄漏,重則對整個汽車空調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例如導致空調壓縮機的拉傷,可能帶來數千甚至過萬元的損失。
新手消費者難辨好壞
記者日前趕往南海一家大型汽配市場走訪,發現各家商鋪貨架上的汽車空調制冷劑品牌繁多,少數價格便宜的在15到20元,最貴的也有上百元,不少都標明是“134A”,廣告詞響亮。銷售人員也向記者推薦一些交割稍高的品種,稱其制冷效果較好,而直言不建議買十幾元的品種。
鑒于很多年輕車主習慣網購,記者也在某大型購物網站上進行了搜索,發現網絡上制冷劑產品的價格相對便宜,很大比例的消費者關注20元到37元的制冷劑產品,占總人數的46%,而僅有25%的產品價格在37元以上。
此外據介紹,不少新車主還是習慣到4S店,請專業人士直接搞掂空調制冷,其中前者價格往往會比到汽配城自行購買價格更貴。但是根據央視在廣州的調查,4S店使用的制冷劑也不排除劣質可能,因此不能隨意輕信。
有售后人士建議,消費者可在一些專業網站、汽車論壇上了解汽車空調制冷劑的口碑,市場上其實不乏質量、口碑雙優的產品;車主在其中選定一種后在4S店指定使用,或自己另行購買使用。此類品牌使用一次制冷效果可以長期持續,只要不貪便宜就可以讓車主省下很多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