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7年呼吁出臺“強安標”
在黃鳴看來,潛規則盛行的根源是國家太陽能熱水器安全標準存在重大安全缺失,從源頭上給了廠商運作潛規則可乘之機。正是因為現行幾乎沒有約束力和監管力度的“推薦性”安全國標,才使眾多太陽能熱水器廠商得以常年運作潛規則獲取不當利益。
繼曝光太陽能熱水器支架潛規則后,時隔一月,黃鳴再次曝光潛規則,稱太陽能熱水器電輔助加熱帶存在漏電起火安全隱患。這個簡稱電加熱帶的配件只有太陽能熱水器因接收光能不足時才會啟用,起輔助加熱作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配件卻讓黃鳴想起來就害怕,“這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漏電傷人事故。”
據黃鳴介紹,在北方,陰天時候畢竟少,消費者不常用電加熱帶輔助加熱功能。按理說,太陽能電加熱帶對安全性的要求應該比電熱水器更高。電熱水器在電加熱方面有嚴格的國家強制安全標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3C強制認證,只要一次抽檢不合格,必須全部下架封存。然而由于太陽能熱水器沒有國家強制安全標準,電加熱帶連第一道抽檢防線都沒有,更別提第二、第三道了,“接頭、接插件、繼電器質量不過關都可能漏電,再加上熱傳感器、過熱保護、過燒保護,多道關卡沒有一道設防,消費安全如何保障?”
電加熱帶質量是否過關直接關系到消費者使用時是否安全,人命關天的事豈能監管缺位?基于此,黃鳴對現行太陽能熱水器推薦性國家安全標準提出質疑。其實,為了國家盡快出臺強制性安全國標(簡稱“強安標”),取代推薦性安全國標(簡稱“薦安標”),他已經奔走呼吁了整整7年。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尚無強制性國家安全標準,日前正式開始實施的《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雖然實現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強制性標準“零的突破”,不過,這一標準是能效標準而非安全標準,而黃鳴認為,當前行業亟需的是強制性安全標準而不是能效標準,畢竟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質量安全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是當前行業最為突出也是最緊迫的問題。
“安全標準缺乏強制性的結果是催生了大量只知道追求利潤的無良廠商”,黃鳴痛心地說,太陽能熱水器內膽厚度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太陽能熱水器的內膽作為儲水裝置,是太陽能熱水系統關鍵的部件之一,是熱水的承載裝置,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被稱為太陽能熱水器的“心臟”,一旦漏水,整個太陽能熱水系統就報廢了。
按照現行國家安全標準,內膽厚度宜在0.5毫米及以上。然而,現在很少找到采用這一“推薦性”指標的太陽能熱水器廠商,高材質的內膽板材與低規格的價格相差數倍,有些廠商為了追求利潤往往選用只有0.36毫米的板材,有的廠商甚至把內膽厚度降到0.25毫米,與國家標準相差整整一倍,而這種紙一樣薄的內膽很容易受腐蝕擊穿,漏水幾率大大增加。
“0.5毫米已經是不能再低的底線了”,可當黃鳴在行業會議上提出將這一標準列入行業標準時,卻遇到了業內同行的普遍反對。持反對觀點的廠商直言不諱:我用了0.5毫米的板,成本大增,一年幾千萬元的利潤誰給我補?
黃鳴說,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不顧消費者安全,標準制定上一再對既得利益者妥協,這在歐美發達國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他們的安全標準都是強制性的,只有“是與否”,沒有“或及可能”,達不到標準的話只有退出,沒有第二條路。而中國奉行了幾千年的中庸之道,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最應體現嚴肅性的行業標準之中,“‘宜用’、‘推薦’這么模糊的詞都能寫進條文,這還能體現規范性嗎?”
在太陽能熱水器安全標準履行上,皇明更像個“獨行俠”。據了解,關于太陽能熱水器的標準,國家標準只有36部,國際標準有45部,而皇明一家企業便在內部設立了400多部標準。“如果有一天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真的‘爛掉’了,我看就是爛在標準上”,黃鳴說。在行業整體不重消費者安全的大背景下,皇明為了確保“安全不缺失”,在今年供暖期到來前,他們的產品全部用上了最新的“7大安全裝備”,能夠排除太陽能熱水器失火、墜落、漏電、雷擊等重要安全隱患的同時,還可讓太陽能熱水器在冬天不凍脖、防淹家、防凍堵。
天道酬勤、天道酬善、天道酬正。黃鳴的不懈努力和堅持終于換回了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性國標確立的希望。就在黃鳴曝光行業潛規則不久,國內北京、上海、天津、濟南、青島等22個城市的消費者協會聯名向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了《關于盡快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國家強制性安全標準的建議函》,強調強制性安全標準缺失致太陽能行業出現了一系列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列舉了“墜落傷人”、“漏電著火”、“漏電傷人”、“漏水傷人”等四大方面安全隱患,呼吁國家盡快制定、出臺太陽能熱水器一系列能夠保障消費者健康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強制性安全標準。
讓皇明欣慰的是,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等部門日前已經立項委托皇明主持起草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性國家安全標準。黃鳴透露,目前標準制定已經兩易其稿,消費者理應受用的“強安標”加快了出臺的步伐。此次“強安標”制定與過去其他國標制定方式最大的不同是,皇明廣泛聽取消費者的意見,摒棄了過去標準制定僅由業內幾家大企業說了算的做法。
價格戰最終危害行業健康發展
在黃鳴看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是高端產業,只有具備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加上可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才能在業內立住腳。可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全國五六千家太陽能生產廠商中沒幾個像他一樣真正懂技術的“掌門人”。有一次行業峰會,黃鳴在臺上沖著臺下400多人提了一個常識性技術問題,全場竟鴉雀無聲。
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內,皇明產品“貴”是出了名的。對此,黃鳴的解釋是,太陽能熱水器與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緊密相連,為了確保產品質量絕對安全,皇明該選的零配件一樣不能省,該用的高端材料也絕不打折扣,該加的制作工藝一定要加,這種情況下將皇明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場更為準確。而不少作坊式的企業通過削減工藝和材料成本雖然可以帶來低價產品,但無法保證使用安全,這對行業發展是很大的傷害。
2008年,在國家“家電下鄉”政策引導下,太陽能熱水器出現一股集體沖向農村市場的浪潮。由于農村市場購買力有限,不少太陽能熱水器廠商為了爭搶這塊“大蛋糕”,紛紛將零配件生產標準一再降低,瘋狂搶占市場份額。黃鳴認為用打價格戰的方式來發展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是“道行低劣”。
當時皇明公司內部有人勸黃鳴:“農村市場這么大,我們也降低一點安全標準,把價格降下來,去爭這塊市場。”聞此,黃鳴勃然大怒,“只要我活著,皇明的產品標準一點也不能降!”鑒于此,黃鳴提出在行業內推行家電下鄉最低限價的想法,引起業界一片恐慌。
如今,面對國內80%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在農村的現實,黃鳴坦言當初皇明完全退出農村市場確實考慮欠妥,雖然皇明產品現在主攻城市消費人群,但他對農村中高端市場也一直很關注。他認為中國農村發展很快,隨著農村人口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高,低劣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市場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其實,黃鳴一直堅持的想法是,太陽能熱水器做低端產品的有好幾千家,長期的價格戰和無序競爭已經把利潤攤得非常薄,更重要的是低價產品根本無法保證質量安全,這讓極為看重產品安全的黃鳴無法接受。中高端產品可以充分發揮皇明產品技術研發能力和創新想法,引領太陽能熱水器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