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不到一個月以來,截至9月3 日,試點城市已回收舊家電8.13萬臺;銷售新家電5.32萬臺,銷售額超過2億元。業內人士指出,家電以舊換新等三大新政首先引發的是家電商家促銷模式的變革,進而將引發家電分銷渠道的整合變革,帶動家電流通業走向網絡化、綠色化、民生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引發商家促銷方式變革
近日,記者查詢了蘇寧、國美、百思買、揚州匯銀等多家家電連鎖渠道的官方網站。記者注意到,與以往商家們舉辦的促銷活動不同,家電以舊換新長期占據著各大家電連鎖渠道官方網站首頁最顯著的位置。同時,上述企業均推出了家電以舊換新業務在線預約、流程介紹以及在線咨詢等網絡化服務。
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家電以舊換新在線預約業務的推出,大大縮短了顧客交售廢舊家電的時間流程,節省了顧客的購物時間,從而節約顧客購買添置新家電的時間成本和精神成本。并認為這一在線服務方式,將進一步延伸到家電消費的比較選購、售后服務、售后評價等其他環節,從而進一步豐富家電消費的方式,推動我國家電流通業的網絡化服務進程以及家電消費的網絡化變革,從而盡可能地壓縮實體消費的交通、時間、精力以及風險成本。
另一方面,以往各商家促銷的主題無非是開業、節慶、商家自造節日等短期性促銷,給人一種“天天有促銷,天天都一樣;周周有促銷,周周都一樣”的強烈印象,從而引發顧客對商家促銷真實性和目的性的懷疑,衍生出“促銷麻痹癥”;商家的無序促銷、短視促銷、虛假促銷等進一步導致市場競爭處于失序狀態的惡性循環當中,商品價格和服務嚴重悖離其自身價值的現象,整個家電流通行業幾乎處于一個“人人喊打”的被動境地,行業口碑極差,形象亟待改善。
業內資深分析人士指出,“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高能效空調補貼等三大新政則引導商家的促銷趨于“透明”,幫助家電商家確定了3條促銷活動主線的同時,又在制度層面限制了商家的惡性競爭,使得商家的促銷處在政府相關機構和廣大消費者的監控之下,并進一步將《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真正落實到對零售商促銷活動過程的監控當中。
“因此,我們有理由樂觀地判讀,家電流通業規范促銷時代的到來已經為時不遠,消費者透明消費時代已經漸行漸近。”某長期跟蹤研究家電商家促銷活動的業內資深分析人士表示。
引發家電連鎖業二次變革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三大新政引發家電流通業尤其是家電連鎖業的促銷方式變革只是現象性的政策效果表現。而促銷方式變革的背后則是各家電流通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市場營銷成熟度、員工綜合素質和企業核心市場競爭力等綜合實力的較量。事實上,三大新政已經成為衡量家電連鎖企業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性的試金石,同時也是拷問企業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感,是否能夠繼續獲得消費者、社會支持的一面鏡子。
該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家電下鄉 ”,還是家電以舊換新、高能效空調補貼,政策指向都是倡導節約消費、環保消費、責任消費的綠色消費模式,都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改善民生激活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在商言德,義利兼顧”的企業社會責任(CSR)指向的政策體系。這一點對于僅僅將企業社會責任當做宣傳噱頭,處于企業社會責任“不自覺”階段的家電連鎖業而言,顯然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只有那些真正從經營理念、服務理念和發展理念達到了‘自覺覺識,自覺覺行’境界的家電流通企業,才能夠真正將三大新政落實到門店經營、現場服務、員工行為等各個環節,帶動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那些僅僅將社會責任掛在嘴邊,但無視消費者‘智商’的商家,將把三大新政‘空洞化’,從而既無法受益三大新政的政策帶動作用,又將面臨社會的遺棄,最終難逃被淘汰、整合的命運。”該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其規模有多大,但只要違背誠信促銷的準則,悖離企業發展過程中對顧客、對員工、對社會的道德責任,必將面臨最終淪為‘昨日黃花’的命運。”
該業內分析人士援引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話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經營的本質,不是為私,而是為公。企業是社會的公有財產(公器)。”他表示,作為社會公器的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一種經營行為,而且還是一種最基本的義務;不僅僅是一種自覺行為,而且還是一種常覺行為。因此,那些把公益等同于企業社會責任,自矜于形色,公益活動宣傳費用遠遠大于公益活動本身的企業,顯然也無法將三大家電新政“落到實處”。相反,那些不善于自我吹噓,“善根于心,善心于行;善花無華,善果無香”,不自矜無德色的企業,才是中國家電流通業的中流砥柱、希望和未來。
該業內分析人士最后表示:“毋庸置疑,在家電連鎖業發展的第一個10年,資本力量主導著行業整合;而在第二次家電連鎖業整合浪潮中,企業社會責任則必將成為主導力量。因為,一個喪失了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一個將經營壓力轉嫁給合作伙伴,并最終轉嫁給消費者,違反企業社會責任經營道德底線的企業,必將遭到顧客、客戶、社會的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