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規定,從今年6月1日起,市場上的燃氣熱水器必須加貼能效標識才能銷售。但新規實施一周來,記者在廣州卻發現,包括一線品牌在內的不少廠家對新規執行并不到位,不少沒有貼上能效標識的燃氣熱水器仍在市面上銷售。專家表示,國家發改委和質監總局目前正在著手調查這一問題。
上周,記者先后走訪了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工業大道南和西門口等多家家電連鎖賣場,了解燃氣熱水器加貼能效標識的情況,但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部分產品未見標識
記者發現,在商業鬧市區的賣場中,燃氣熱水器基本上都按規定加貼了能效標識,但在部分偏遠一些的賣場,“無標”的燃氣熱水器赫然在列。
大部分熱水器產品均按規定加貼了能效標識
在某賣場的“×和”銷售專柜,陳列的12臺燃氣熱水器有2臺未加貼能效標識,面對記者詢問,銷售人員稱“應該貼了的,可能撕了吧”,但卻回答不出被撕的原因。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了“阿里××”品牌專柜上,該專柜總共6臺燃氣熱水器有1臺未加貼能效標識。記者發現,這些未加貼標簽的產品也號稱熱效率達到了88%,即二級能效標準。銷售人員稱,這些未加貼的產品都是“舊品”,上市時間大多比較長。
廠家和賣場均有責任
萬和集團品牌管理部副部長李惠珍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解釋說,萬和在6月1日前就要求各銷售終端貼上相關的標識,并且所有產品均已達到國家的相關能效要求,如果有部分賣場出現未貼標情況,是“導購員疏忽所致”,對相關導購員會作出處理。
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李濤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大部分廠家其實在半年前就開始著手消化不符合新的國家能效標準的產品。
而一些家電連鎖賣場也表示,總公司已經在6月1日前下發了加貼能效標識的通知,但各賣場的執行情況有所差異。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若虹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銷售終端出現貫徹不到位的現象,主要是由于一些廠家的重視程度不夠。
王若虹表示,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由國家發改委和質監總局規定的,而這兩個部門都不“現管”銷售領域,因此貼標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王若虹透露,國家發改委和質監總局正在著手調查,希望通過監督檢察能改善這一現象,同時呼吁消費者成為監督的主力軍,遇到類似情況積極檢舉和投訴。
小品牌面臨退市危機
王若虹提醒相關企業,按照節能法和能效標識管理辦法,不執行貼標工作要受到嚴厲處罰,最高處罰甚至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直接吊銷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
李濤則認為,貼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也成為了影響產品價格的一個因素,中小品牌的企業由于技術和制造能力的不足,“肯定會有一部分廠家面臨生存危機”。(劉新宇)
家用燃氣熱水器國家能效標準
級別 標 準
一級 熱效率值不低于96%
二級 熱效率值不低于88%
三級 熱效率值不低于84%